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语言与空间:语言景观研究视角
葛俊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38 (4): 68-80.   DOI: 10.12002/j.bisu.2016.038
摘要1882)      PDF(pc) (883KB)(6268)    收藏
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全新研究领域,语言景观研究通过对公共空间标识的分析,解读了语言与空间的关系,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语言冲突、语言接触、语言维持、语言变迁和语族活力等各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并揭示了语言使用与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显性或隐性语言优势、权力关系和社会地位。本文回顾了近些年国内外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详尽描述了语言景观研究的内容,包括狭义语言景观、符号景观和地理符号学,讨论了当前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五大争论:(1)样本的代表性和采样范围;(2)样本的分析单元;(3)样本的分类;(4)标牌的作者权、主要功能和目标读者;(5)定量还是定性分析,并对未来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提出了个人看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 欲望、剩余快感与梦境:《麦克白》的心理分析
陈必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2 (2): 76-90.   DOI: 10.12002/j.bisu.276
摘要1785)   HTML1942882159)    PDF(pc) (1416KB)(5306)    收藏

许多传统批评家将《麦克白》中的超自然意象与命运划等号,忽略了该剧的心理现实层面。本文将拉康和齐泽克的心理分析理论应用于对《麦克白》中超自然女巫形象的解读,得出如下结论:剧中的三个女巫其实是麦克白内心欲望的修辞,女巫的预言不过是麦克白无意识内容的转喻。不同版本中女巫形象的不确定性为打开新的文本阐释空间提供了可能性。麦克白在女巫身上看到的是麦克白夫人目光的注视,他的欲望是透过麦克白夫人的欲望建立起来的。麦克白企图用填补内心欲望空白的方式来回应“大他者”的缺失,却在权力的角逐中迷失自我、无法自拔。麦克白夫人沉湎于丈夫王权的“剩余快感”,可是当麦克白夫人的欲望无法被剩余快感所满足时,她也注定丧失理智、走向毁灭。莎士比亚通过超自然人物形象的描述和梦境的运用,揭示了悲剧人物麦克白夫妇丰富的心理世界,彰显了人文主义关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英语语法及其发展史
胡壮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5): 5-16.   DOI: 10.12002/j.bisu.114
摘要3034)      PDF(pc) (664KB)(4531)    收藏
本文探讨英语语法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征。对于英语语法(史)和语言(史)的同步性问题,笔者认为这牵涉到我们对英语形成过程的认识和英格兰作为国家的出现,也关系到我们对所讨论命题的内涵的定位。对于英语语法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它始自16 世纪对现代英语语法的研究,可分成16~17、18、19~20 世纪3 个阶段。本文最后指出英语语法研究与逻辑、修辞和哲学存在紧密的融合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4. 论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块状性和离散性
王文斌, 高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1 (2): 3-20.   DOI: 10.12002/j.bisu.203
摘要951)   HTML2168)    PDF(pc) (1803KB)(4486)    收藏

四字格成语是汉语的精华,是汉民族长期沿用的结晶,其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似乎业已俗成。然而,随着汉语的动态演进,四字格成语不应该被视为语言表达中一成不变的“老古董”,而是堪称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活化石”,且其本身早已蕴含显著的弹性张力和巨大的变化潜力。本文立论于王文斌提出的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这一观点,聚焦汉语四字格成语这一特殊而又复杂的语言单位。研究发现:四字格成语具有块状性和离散性。前者主要表现为其内部各成分间的铺排展陈、平列组合、块状拼接以及整体运用时的单独成块、相对并立、自由灵活;后者则具体彰显于可拆分、可插入、可换序、可替换四个方面的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离合延展。块状性和离散性彼此包含、互为因果、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充分显示出汉语四字格成语的空间性特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鲁迅小说英译本在美国的接受研究——以王际真译本、杨氏夫妇译本和莱尔译本为例
张奂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40 (5): 84-96.   DOI: 10.12002/j.bisu.175
摘要1616)   HTML1704)    PDF(pc) (1698KB)(4477)    收藏
本文首先梳理关于鲁迅小说的英译活动,选取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英译本,再从译本再版或重印、读者评价、选集收录和文献引用等方面分析它们在美国的接受状况,并结合政治历史背景探讨影响接受状况的因素。研究表明,王际真译本出版后曾获得美国媒体广泛关注,但囿于政治局势骤变和中美文学传统差异,译本传播范围有限;尽管受冷战环境和意识形态冲突影响,杨氏夫妇译本仍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学术界和教育领域流通的主要译本;莱尔译本获得的读者反馈良好,却未能成功打开美国大众读者市场,主要与出版社、销售渠道等因素有关。此外,20世纪末鲁迅小说作为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文本的重要性下降,也影响了该译本在美国的接受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言语行为理论与多模态研究——兼论多模态(语料库)语用学的逻辑
黄立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3): 12-30.   DOI: 10.12002/j.bisu.097
摘要2108)      PDF(pc) (1162KB)(4464)    收藏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实施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言语行为,研究者应当从人类普通行为的视角看待言语行为,在社会场景观照下对其进行考察。多模态研究拓展了学者们对包括言语行为在内语用课题的考察视野和方法,为从结构形式、韵律特征、体貌动作等多个维度研究言语行为提供了可能。个案研究显示:说话人的话语内容、韵律特征、体貌表现等资源都为其言语行为的实施作出了贡献。研究者基于多模态语料库开展言语行为研究,是以新的研究范式重新检视语用学经典课题,拓展了言语行为的研究视野,对语力、语力显示项等概念、范畴进行了发展,尤其为间接言语行为的考察提供了新路径,能够深刻揭示言语行为的本质和特点。这启示研究者应当重视运用多模态方法考察语用问题,关注多模态(语料库)语用学的兴起。运用多模态方法研究语用问题,可在研究方法上对语用学研究进行升级,从而对相关语用学理论进行拓展、修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7. 应急语言服务的概念、研究现状与机制体制建设
王立非, 任杰, 孙疆卫, 蒙永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2 (1): 21-30.   DOI: 10.12002/j.bisu.261
摘要2629)   HTML1841)    PDF(pc) (1203KB)(4384)    收藏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突发,举国奋力抗击疫情,国家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尝试提出应急语言服务的概念,对国内外应急语言研究进行综述,就如何加快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应急语言服务机制体制,从应急语言服务基础设施、政策规划、应急能力、应急标准、应急语言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提出建议。最后强调指出,应急语言服务是国家语言服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之后应当加快健全应急语言服务体系,为国家危机管理作出贡献。谨以此文向正在顽强抗疫的全体中国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国内翻译技术研究综述
刁 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6): 69-81.   DOI: 10.12002/j.bisu.125
摘要1416)      PDF(pc) (1668KB)(4158)    收藏
20 世纪50 年代末至今,翻译技术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当前,翻译技术已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然而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综述。本文以CNKI 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翻译技术研究的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数据统计和CiteSpace V 软件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国内翻译技术研究可视化分析,通过考察发文数量、论文发表载体、主要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主要研究机构及重要研究者等,梳理了国内翻译技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翻译技术研究在近十年达到高潮,研究焦点集中在机器翻译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文章进而提出了翻译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旨在使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得到一定启发与思考,以促进国内翻译技术研究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9. 试论人工智能技术在外语教学上的体现与应用
陈坚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2 (2): 14-25.   DOI: 10.12002/j.bisu.272
摘要1924)   HTML553)    PDF(pc) (1228KB)(3812)    收藏

本文主要探讨人工智能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同时阐述了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轨迹及其主要技术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实际体现与应用。要使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外语教学,学校应该合理地建设智慧教室,同时教师的外语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得到全面的构建和发展,包括学会如何使用“活书”以及学会利用智慧学习软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基本问题探讨
冯德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3): 1-11.   DOI: 10.12002/j.bisu.095
摘要2697)      PDF(pc) (604KB)(3626)    收藏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多模态语篇分析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多模态研究在传统语言学领域的地位仍然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多模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局限,同时,有些学者对该领域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因此,本文拟对多模态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多模态语篇,语言学理论是否适用于分析图像、手势等非语言符号,多模态的研究范畴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方法、局限与误区等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研究者需要有跨学科意识、实证意识与应用意识,立足于理论与方法创新,着眼于解决多媒体时代传播与交际中的实际问题。正确把握这些基本问题对将多模态语篇分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理论支撑与严谨方法保障的新兴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11. 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综述
黄立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2): 70-82.   DOI: 10.12002/j.bisu.042
摘要1267)      PDF(pc) (640KB)(3338)    收藏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成果,并在综述基础上指出,现有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体现出研究课题更为丰富、对比方法更为灵活多样、可操作性更强、应用价值更突出等特点。笔者指出:文类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向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译者针对不同文类文本会采用不同翻译策略,使翻译文本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中,不同文类文本翻译语言特征考察、翻译共性验证、翻译带给目标语语言变化考察、术语翻译、翻译质量评价、独立方法论的构建等为研究者开辟了新视角。专门用途翻译语料库适用性更强,既可用于各类学术研究,也可投入实际应用。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围,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2.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译者模式——葛浩文与中国译者对比视角
周领顺 丁 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4): 2-12.   DOI: 10.12002/j.bisu.103
摘要1346)      PDF(pc) (708KB)(3328)    收藏
中国乡土文学的海外译介是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乡土语言作为乡土文学的一部分,其英译问题也逐渐受到译学界的关注,并且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译者模式及其建构是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译学界对于译者模式这一话题争论不休,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译者模式为“汉学家+中国译者”。本文从葛浩文英译莫言的10部小说入手,从中筛选出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乡土语言表达,从意义、乡土味和流畅度等三个角度,将汉学家葛浩文的译文与中国译者的译文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对于乡土语言单位处理的异同,借以归纳乡土语言的英译实践模式,以期对中国文化走“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语用学研究前瞻
陈新仁, 何刚, 毛延生, 冉永平, 于国栋, 吴亚欣, 姜晖, 任伟, 谢朝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 45 (2): 137-148.   DOI: 10.12002/j.bisu.447
摘要1177)   HTML2649842)    PDF(pc) (1775KB)(3276)    收藏

语用学是一门理论繁杂却又十分接地气的语言学科,近段时期发展迅猛、生机盎然。正如《语用学新发展研究》(陈新仁著,202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所展现的那样,该学科近十余年来在理论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来看,语用学发展至少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①更加关注各类社会语境中的语言使用,包括虚拟空间和公共空间等语境中的语用问题,而非仅仅研究日常个体之间的语言使用;②更加频繁地使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开展语用学跨学科研究;③更加注重引入社会建构论视角研究语言礼貌、面子、身份、立场、形象和信任等超学科议题;④更加强调融合多主体(如说话人、听话人、旁观者、评论者)的视角开展话语互动的分析;⑤更加强调多语境因素(如交际情境、序列语境/文本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融合的分析;⑥更加注重定性研究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⑦更加注重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了帮助广大语用学爱好者尤其是刚刚踏入语用学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更好地、更具体地把握语用学今后或未来的发展脉络,更加敏锐地捕捉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与课题,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多位语用学专家分享他们对语用学一些具体分支领域的前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的热点综评——基于2001—2018年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文献的共词可视化研究
申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2 (3): 85-98.   DOI: 10.12002/j.bisu.286
摘要720)   HTML18)    PDF(pc) (2410KB)(3253)    收藏

本文选取2001—2018年间CSSCI期刊及中文核心类文献数据库中以“商务英语”为主题的相关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Bicomb共词可视化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对样本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相似矩阵和聚类谱系图分析这18年间商务英语专业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研究表明:(1)国内商务英语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整体呈驼峰型,2011年的载文量达到峰值,而后明显下降;(2)国内商务英语研究热点集中在4个方面:《国家标准》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创新,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跨学科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设计和改革。本研究旨在明确商务英语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商务英语的语言本体研究和跨学科融合研究指明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国内EFL写作教师书面反馈研究现状及启示
朱 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38 (5): 125-135.   DOI: 10.12002/j.bisu.2016.061
摘要1062)      PDF(pc) (528KB)(3089)    收藏
教师书面反馈的形式以及促学效果一直是英语写作反馈研究的焦点。本文对近10年来国内EFL写作中有关英语教师在反馈来源、反馈内容、反馈形式和反馈评语的研究进行文献回顾,从实验设计、反馈形式及研究视角等方面探究未来教师书面反馈研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EFL写作教学探索有效的反馈形式研究提供启示。研究表明:尽管何种反馈来源、反馈内容、反馈形式和反馈评语促学效果最佳仍存争议,但同伴反馈和电子反馈的辅助作用已成共识;语言形式反馈与内容反馈相结合较受学生欢迎;不同水平学生对于直接反馈程度的需求和反馈评语的需求不同。对比过去,近年国内教师反馈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研究视角多元化和研究内容扩大化。未来国内教师反馈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扩大反馈内容、组合反馈类型和增加研究视角,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多方面求证教师不同反馈形式的促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6. 改革开放40年来商务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与再思考
王立非,艾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1 (1): 3-19.   DOI: 10.12002/j.bisu.197
摘要1934)   HTML2213)    PDF(pc) (1454KB)(3015)    收藏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商务英语教育不断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总结和梳理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自诞生以来专业体系、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学术体系逐步构建与完善的过程。专业体系建设方面,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的发布,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5种知识、5种素质和5种能力进行界定;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尝试在学科内或跨学科设置硕士和博士点的三种模式;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贸易学和企业管理学的交叉融合;学术体系建设方面,核心期刊论文、高水平立项和专著不断增多,形成了8个明确的研究领域。文章最后对当前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教材编写和教师发展等提出思考,谨以此纪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外语教育所取得的发展创新和巨大成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杜甫诗歌英译本译序探究
文军, 王庆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1 (1): 20-36.   DOI: 10.12002/j.bisu.196
摘要1307)   HTML821)    PDF(pc) (1446KB)(3005)    收藏

随着杜诗英译的发展,杜诗英译研究也不断发展。然而目前针对杜甫诗歌英译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对某一首或几首诗歌英译的研究,综合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在译诗过程中涉及的翻译思想、原则、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数量不多。译序属于“副文本”范畴,一般包括译者对原作者、原著和译作出版意图等内容的介绍;译序是译者翻译思想的载体,包含了许多无法在译文中明言的翻译原则、策略、技巧等理论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了37种杜甫诗歌译作,综合分析译序内容,将其中涉及翻译的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究译序如何体现译者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等,并通过个案具体分析译序内容如何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以期总结翻译规律,为深化杜甫诗歌英译研究作出一些贡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也谈互动语言学研究——兼与郑娟曼商榷
于国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 45 (4): 92-106.   DOI: 10.12002/j.bisu.468
摘要415)   HTML3299)    PDF(pc) (1841KB)(2989)    收藏

近年来,互动语言学已成为国内颇受瞩目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它根植于会话分析研究,与会话分析有着最直接、最紧密且难以剥离的关系。遗憾的是,许多研究者对互动语言学没有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掌握,从而不能正确开展实证研究。为了呈现互动语言学的真实面貌、推进互动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开展,本文首先介绍了互动语言学的学科基础、研究目的、研究工具等内容,然后以《从互动交际看“好吧”的妥协回应功能》一文为例,指出该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展示互动语言学视角下实证研究的正确做法,并提倡同行严格遵守互动语言学的学科规训,开展客观、科学、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从异化到创新:由诠释模式看韦努蒂翻译思想之嬗变
樊林洲 黄 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5): 40-52.   DOI: 10.12002/j.bisu.121
摘要1156)      PDF(pc) (670KB)(2982)    收藏
韦努蒂在其论文集《翻译改变一切》(2013)中,提出翻译研究的诠释模式,并通过“铭写”和“解释物”的概念重新界定翻译伦理观和翻译评价方法,更深入地阐述了“异化”翻译理论和“存异”伦理中“异”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翻译理论,这是韦努蒂对翻译理论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结晶。本文首先追溯韦努蒂诠释模式的理论源头,区分这一模式与传统解释学之间的差别,这是全面把握韦努蒂诠释模式的前提;其次,研究诠释模式中的核心概念“铭写”和“解释物”,比较二者与“语言剩余”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理解韦努蒂翻译思想的发展脉络,说明诠释模式对于翻译本质具有更加普遍的解释力;第三,对比了归化/ 异化理论和存异伦理与诠释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剖析诠释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希望能够厘清韦努蒂前后思想之间的承继关系,探究韦努蒂翻译思想由异化向创新转变的动因和过程,以深入理解翻译的解释性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一代宗师》武术术语字幕英译研究
汪宝荣,余建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2 (1): 71-82.   DOI: 10.12002/j.bisu.264
摘要899)   HTML1064)    PDF(pc) (1425KB)(2888)    收藏

中华武术元素及其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国产武侠电影对外传播的卖点之一,而武术元素和中国文化往往包含在武术术语中,因此武术术语字幕翻译颇为重要。本文结合字幕翻译和英汉互译的特点,对西班牙学者艾克西拉提出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分类法略作修正,采用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家卫执导的《一代宗师》中的武术术语字幕英译进行了描述性研究。研究发现,该片字幕译者更倾向于采用文化保留性翻译策略,同时适当采用文化替换性翻译策略,且翻译手法灵活多样,其英文字幕既着力于传播中华武术文化,又尽量做到浅显易懂。本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借由电影“走出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莫言作品在英语国家的翻译和接受
蒋剑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40 (5): 70-83.   DOI: 10.12002/j.bisu.172
摘要1929)   HTML2392)    PDF(pc) (1679KB)(2884)    收藏

莫言作品在英语国家的公开译介至今已近30年。本文将莫言作品在英语国家的译介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1988—1992,囿于象牙塔的零散译介;(2)1993—1999,走出象牙塔——葛浩文的努力;(3)2000—2012,走向“祝圣”;(4)2012年至今,“后诺奖”时代。通过梳理译本、分析书评、总结各个阶段的译介特点和接受情况,本文对莫言作品的英语世界之旅及其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勾勒,以期对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文学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一部反映生态语言学最新进展的权威论著——《劳特利奇生态语言学手册》述评
李美霞, 沈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1 (4): 129-140.   DOI: 10.12002/j.bisu.232
摘要1349)   HTML402)    PDF(pc) (1294KB)(2874)    收藏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由生态学和语言学联姻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语言和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生态语言学内部有两个主要的研究路径:“豪根模式”与“韩礼德模式”,即“隐喻模式”与“非隐喻模式”。“豪根模式”又称为“语言生态学”,主要研究特定语言与其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如何保护语言的多样性;“韩礼德模式”主要研究语言或话语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在解决环境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从生态的角度审视语言问题,而后者则从语言的角度审视生态问题。由Alwin Fill和Hermine Penz倾力主编的《劳特利奇生态语言学手册》作为目前第一本全面探索该领域的权威论著,不仅对生态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前沿成果与发展趋势做了全方位的审视,还集中体现了学界对于生态语言学发展的回顾、思考与展望,对于生态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总结和指引作用。全书规模宏大、内容广泛、视角新颖、前瞻性强,对从事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学者、教师和学生而言极具学术参考价值。鉴于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拟对这一最新力作进行介绍和述评,以期为国内学界开展生态语言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狄更斯与纨绔精神:《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尤金形象辨析
陈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2 (2): 91-103.   DOI: 10.12002/j.bisu.277
摘要1076)   HTML1600)    PDF(pc) (1232KB)(2733)    收藏

《我们共同的朋友》中尤金的纨绔子特质常遭到误解或漠视,本文通过揭示狄更斯与同时代的纨绔子布尔沃•利顿其人其文的历史联系,在小说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辨析尤金的纨绔子身份以及作者对这一人物倾注的同情。尤金在机敏悖谬的言辞、镇定自若的举止、懒散的生活方式、浅表化的人生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了纨绔精神,纨绔精神在小说中具有积极内涵,与尤金的绅士设定相容,与文中的中产阶级文化批判主旨趋于一致。尤金不同于狄更斯以往描绘的纨绔子群像,展现了人物设定上的复杂性和内在统一性,反映了狄更斯与纨绔精神相容的一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基于会话分析的多模态交际研究探索——论序列分析在CA多模态交际研究中的应用
郭恩华 张德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3): 31-45.   DOI: 10.12002/j.bisu.098
摘要1382)      PDF(pc) (791KB)(2722)    收藏
会话分析(CA)将会话视为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学研究取向决定了CA从发轫之始便没有将非语言交际行为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本文讨论了从民俗方法学到CA再到基于CA的多模态交际研究奠基阶段的学理传承和发展,着重探讨序列分析在多模态交际研究中的优势、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序列组织是会话组织的核心原则。在基于会话分析的多模态交际研究中,序列分析的优势在于它为研究者理解和处理交际行为提供了一套实用方法和一种基于语料本身的验证程序。存在的问题是:不同于会话组织中相对严格的序列性,多模态交际中除了序列性外还有共时性,这给序列中交际行为起始点的切分造成了一定难度。此外,本文还探讨了CA多模态交际学者处理语料的方法。CA多模态交际转写沿续了CA转写的严格性、精细性和清晰度,其中Christian Heath的转写体例最为典型。最后,我们提出,Charles Goodwin的具身参与框架和Sigrid Norris的模态密度的概念有利于解决序列分析的共时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新时代背景下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修订及理论依据
蔡基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1 (3): 3-16.   DOI: 10.12002/j.bisu.215
摘要1159)   HTML363)    PDF(pc) (1414KB)(2714)    收藏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是在2013年制定的,近年来,我国相继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双一流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公共英语的地位凸显,如果仍然需要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就有必要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如公共英语有必要进行范式转移,从强调厚实的语言基础、偏向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的倾向朝公共英语的专业性、工具性和科学性发展。为此笔者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提出了修订建议及理论依据。笔者建议教学目标应直接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个性化的学生个体需求,如词汇量要求应该翻倍并且包括学生专业领域里的词汇,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公共英语的主流课程,而通用英语课程则必须不断边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翻译史研究中的问题与进展——安东尼·皮姆教授访谈录
张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1 (5): 81-90.   DOI: 10.12002/j.bisu.228
摘要1336)   HTML641)    PDF(pc) (1500KB)(2704)    收藏

翻译史研究是翻译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分支,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过分强调“以人为本”而轻视对文本的考察、个案研究流于史料堆砌、对口译史研究关注不足等。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安东尼 · 皮姆教授是翻译史研究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其专著《翻译史研究方法》是翻译史研究的经典之作。笔者在本访谈中与皮姆教授探讨了翻译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皮姆教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应。基于上述探讨,笔者展望了今后翻译史研究的重点,包括切实开展跨学科研究并发掘一手史料、关注科技翻译和法律翻译等非文学翻译史以及拓展口译史研究等。笔者希望此访谈可以澄清翻译史研究现有的一些问题,相关论述可以推动国内翻译史研究的发展,促进国内研究者更好地开展国际对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论《神曲》中的空间维度及其神学隐喻
逯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44 (1): 115-127.   DOI: 10.12002/j.bisu.377
摘要990)   HTML717)    PDF(pc) (1738KB)(2660)    收藏

诗人但丁在《神曲》中为地狱、炼狱、天堂分别构建了精妙且独特的空间想象。本文以空间叙事为进路,分析了《神曲》中基督教神学传统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交织融合。研究发现:一方面,但丁通过空间构建将中世纪神学笼统而混沌的宇宙观转换成几何模型式的系统图景;另一方面,人文主义道德价值通过诗歌中的相对位置和身体姿态被刻画出来,使得空间成为神学的喻体。因此,空间维度的探讨对全面评估《神曲》的诗艺与神学价值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语言能力等级量表效度研究评述
李清华, 孔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2 (5): 32-45.   DOI: 10.12002/j.bisu.299
摘要589)   HTML220)    PDF(pc) (1527KB)(2659)    收藏

语言能力量表在国家语言战略和语言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2018年发布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已经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量表效度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现有研究大多仅围绕量表的测评用途展开。在理论探索方面,朱正才(2016)方绪军、杨惠中(2017)提出了各自的效度验证框架。两个框架均持分类效度观,但所用概念名称不尽相同,种类略有差别,各有优势和不足。在量表效度验证方面,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量表的解读和对接方面。在这些研究中,对学习者真实语言行为的描述多来自专家、教师和学生的主观判断,这些数据的可靠性有待验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教育与心理测量和语言测试领域效度理论指导下,针对语言能力量表的特点,进一步整合量表效度验证框架。对已有量表的效度验证和新量表研发应从对语言使用者的调查转到基于大规模语言使用者语料库的研究上来。必须指出,CSE等国内外著名语言能力量表均定位为“标准”,而“标准”的语言能力量表是语言测试开发的基础,所以语言测试的效度理论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能力量表值得进一步讨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以留学德国半年以上的77名中国学生为例
谢琼,戚一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40 (5): 111-122.   DOI: 10.12002/j.bisu.178
摘要1767)   HTML99)    PDF(pc) (1376KB)(2657)    收藏

本文采用推断统计学中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在德国留学半年以上的77名中国学生为例,从文化维度理论视角对他们的跨文化适应性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分别从生活、学业以及人际交往三方面着手,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学理论为指导,分析在德中国留学生产生文化休克与跨文化不适的主要成因,以此来观照中德文化差异,旨在帮助已在海外或者计划去海外留学的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文化差异,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异文化,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甚至冲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双一流”背景下外语类院校的发展定位、特征与战略
戴炜栋 王雪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1): 1-17.   DOI: 10.12002/j.bisu.085
摘要1002)      PDF(pc) (768KB)(2640)    收藏
对接国家“双一流”战略,我国外语类院校需要明确定位、科学发展。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双一流”背景下,外语类院校发展的定位、特征与发展战略。研究认为,外语类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特色与优势,定位为不同类型的一流外国语大学。同时指出,一流外国语大学的特征主要包括汇聚人才、共享资源、有效治理等,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互为影响。最后结合上述外语类院校定位与一流外国语大学的特征,提出以下发展战略:(1)科学设计,分层分类制定发展规划;(2)彰显国际化特色,汇聚卓越人才;(3)提高学术影响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4)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资源共建共享;(5)完善体制机制,打造学校特色文化;(6)增强外语类院校研究,推进校际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31.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路径探索
胡安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2 (5): 3-17.   DOI: 10.12002/j.bisu.297
摘要939)   HTML474)    PDF(pc) (1390KB)(2613)    收藏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在详细梳理现有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本领域未来的研究路径,希望可以启发后续有关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译介与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未来的研究依然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理念与方法、体制与机制、译介与传播、平台与渠道、人才与培养等领域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特别需要加强在理论创新研究、应用对策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以及机制效能研究等核心议题上的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应急语言服务:研究课题与研究范式
滕延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2 (1): 31-44.   DOI: 10.12002/j.bisu.268
摘要1688)   HTML475)    PDF(pc) (1246KB)(2572)    收藏

国家应急管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应急语言服务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突发公共事件时信息畅通、生命救助、舆情引领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国历来重视应急语言服务工作,并将其纳入新时代语言文字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建设。2019年底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应急语言服务、完善应急语言管理规划与建设的契机,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鲜有研究从学科视角讨论应急语言服务的学科属性、研究课题与研究范式等话题。鉴于此,本文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为例,从应急语言服务视角出发,围绕应急语言服务的学科属性、研究课题、研究范式进行论述,提出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的十大研究课题与三个研究范式,认为应急语言服务研究大有可为,希望为满足突发公共事件的语言需求、提升国家应急语言能力提供多维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答研究者(之一)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 45 (4): 6-23.   DOI: 10.12002/j.bisu.462
摘要1094)   HTML4360)    PDF(pc) (1859KB)(2570)    收藏

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探讨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会涉及一些问题,如译者行为批评的理论源流、理论归因和理论应用等。作为该理论的构建者,本文作者针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展开具体讨论,以求在梳理、释疑和学习过程中不断使理论得到完善,助推研究更加顺利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时期代表性翻译话语诠释——以侯奈因和贾希兹为例
王雪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 45 (3): 61-73.   DOI: 10.12002/j.bisu.453
摘要389)   HTML1826)    PDF(pc) (1932KB)(2567)    收藏

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是中世纪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世界范围内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译事之集中,规模之宏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均属罕见。伴随着这一盛事,阿拉伯民族也孕育了同样丰富的话语资源。这些话语资源不仅提供了认识这一时期翻译活动重要的语境信息,而且在思想上具有现代翻译理论的原始形态。为了建构翻译话语,本文选取这一时期的两位代表人物侯奈因和贾希兹的翻译话语,运用现代译学理论进行阐释,展现中世纪阿拉伯学人对翻译实践的总结和翻译活动的思考,进而促进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之间翻译话语的互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中的创造性搭配及其跨语言翻译研究
武光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39 (1): 94-104.   DOI: 10.12002/j.bisu.046
摘要1133)      PDF(pc) (728KB)(2548)    收藏
搭配具有跨语言的差异,在英汉语翻译中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创造性搭配的跨语言翻译尤其困难。同时,创造性搭配是体现作品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文学作品中创造性搭配的翻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重点探讨美国译者葛浩文翻译莫言小说《红高粱》中的创造性搭配的英译策略。结果发现,50%以上的中文创造性搭配在英译文中被直接按字面保留或改造性保留,这说明中国当代文学的创造性搭配这一文学性在英译过程中是可以保留和翻译的。但同时,仍有近一半比例的《红高粱》中的创造性搭配未被翻译。这说明,一方面,创造性搭配是文学翻译中较为困难的一部分,在跨文化翻译中很难找到对应的创造性的搭配;另一方面,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还未得到充分重视,在英译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36. 华裔女性文学中的食物叙事与性别政治
黄新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38 (3): 74-83.   DOI: 10.12002/j.bisu.2016.017
摘要914)      PDF(pc) (719KB)(2529)    收藏
在美国华裔文学中,尤其是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食物”一直作为重要的意象反复地出现,蕴含着深刻的性别政治内涵。本论文借助性别政治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不同时期的华裔女性文本中各类女主人公的饮食偏好和食物选择与性别政治之间的关系:华裔女主人公或缺乏性别意识与族群意识,安于传统刻板印象给定的角色;或处于文化认同的撕裂之中,对传统性别权利关系进行激烈的抗争与批判;或超越狭隘的性别族群意识,勇于追求女性的生理情欲。由此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华裔女性作家如何基于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将政治诉求融入其文学创作之中,藉由书写女性如何通过食物叙事表达自我,塑造一系列由从属地位向主体地位转变的女性,从而建构出属于女性自我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37. 口译研究多棱新览——《劳特里奇口译研究手册》介评
胡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1 (6): 120-128.   DOI: 10.12002/j.bisu.254
摘要818)   HTML261)    PDF(pc) (1770KB)(2513)    收藏

近年来,全球语言服务背景下的口译研究势头迅猛。2015年,劳特里奇出版社推出了两部口译研究重磅之作:《劳特里奇口译研究手册》和《劳特里奇口译研究百科全书》。本文拟对《劳特里奇口译研究手册》一书进行内容简介,再从研究视角、研究前瞻、研究亮点三个方面作出评价。口译研究的史学视角及口译职业化的内外力因素分析是该书研究视角的两大创新。口译技术、口译职业化及口译伦理的回归是该书的研究前瞻。此外,鲜受关注的“转写与翻译”和“儿童语言掮客”问题堪称其研究亮点。该书对口译研究的各类问题提供了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全景扫描,以期与口译研究学者共享口译研究多棱新景,并就口译研究的争议话题引发更加深入的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系统功能视角下新闻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
杨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40 (1): 33-45.   DOI: 10.12002/j.bisu.138
摘要1744)   HTML1175)    PDF(pc) (1535KB)(2508)    收藏

生态话语分析能够反映语言和其他生态现象之间的关系,能够从意识上唤醒、引导和改变人类对环境和自然的认识。在当今社会,随着新闻媒体传播的不断深入,新闻报道不仅发挥着传递信息等社会功能,还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作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发展,评价理论对于揭示文本中隐藏的意识形态至关重要。本文拟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下,运用评价系统的子系统——态度系统对《卫报》关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10篇新闻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西方主流媒体关于气候及环境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证明评价理论对于生态话语分析尤其是意识形态揭示方面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呼吁人们建立恰当的、有益于生存的生态哲学思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39. “双一流”背景下的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
戴炜栋 王雪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38 (5): 1-13.   DOI: 10.12002/j.bisu.2016.058
摘要1289)      PDF(pc) (677KB)(2471)    收藏
“双一流”方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探索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内涵,以及一流外语学科的内涵与发展战略,旨在为“双一流”建设以及外语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首先,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一流大学涉及一流学生、一流师资、一流学术、一流资源、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等,其中学生、师资、学术为共性部分;其次,从学科是知识体系和学术组织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一流学科主要体现在人才、研究、师资、服务方面,一流学科管理提供了制度和资源保障;此外,本研究指出,外语学科建设本质上是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学科管理贯穿于相关人才培养以及学术研究、师资建设、社会服务等过程中;最后从以上N个层面具体探讨了一流外语学科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40. 国内外语界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20年
陈士法 崔涛涛 罗小姝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38 (2): 15-27.   DOI: 10.12002/j.bisu.2016.025
摘要1170)      PDF(pc) (704KB)(2467)    收藏
工作记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国内1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近20年(1996—2015)发表的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对国内外语界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归纳。就研究方法来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6—2007年主要以理论介绍、引进以及文献综述为主;2008—2015年主要将西方理论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就研究内容来说,主要从第二语言理解、产出和理解产出一体3个维度对工作记忆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进行研究,涉及工作记忆与词汇习得、语法/句法习得、阅读/篇章/句子理解、听力理解等7个方面。纵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对今后该领域内的研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