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名家论坛
“双一流”背景下的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
戴炜栋 王雪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1-13.   DOI: 10.12002/j.bisu.2016.058
摘要( )   [HTML]()   PDF(677KB)( )
“双一流”方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探索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内涵,以及一流外语学科的内涵与发展战略,旨在为“双一流”建设以及外语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首先,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一流大学涉及一流学生、一流师资、一流学术、一流资源、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等,其中学生、师资、学术为共性部分;其次,从学科是知识体系和学术组织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一流学科主要体现在人才、研究、师资、服务方面,一流学科管理提供了制度和资源保障;此外,本研究指出,外语学科建设本质上是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学科管理贯穿于相关人才培养以及学术研究、师资建设、社会服务等过程中;最后从以上N个层面具体探讨了一流外语学科的发展战略。
语言学研究
英汉韵律词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郭中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14-33.   DOI: 10.12002/j.bisu.2016.037
摘要( )   [HTML]()   PDF(1344KB)( )
本文以音高特征为出发点,对英语和汉语的韵律词结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基于自然话语语料库,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对汉语自然独白话语中三音节韵律词的音高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英语韵律词特点,与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结构性位置因素会对三音节韵律词的音高产生重要影响。语法组合类型、音节所在的韵律层级边界、语调短语位置、中字音节和末字音节都有可能对前字音节的音高产生影响。中字音节的4 个声调的音高会受到韵律词的语法组合类型、前字音节、末字音节和所在语调短语位置的影响。末字音节的4 个声调的音高会受到其所在的韵律层级边界、中字音节声调的影响。与前人在朗读语料的研究发现不同,自然语流中不仅存在中字对前字音高的异化作用,还存在中字对前字音高的同化作用。前字声调主要是对中字音节的调头音高产生影响,末字声调主要是对中字音节的调尾音高产生发音协同作用。
西方修辞批评研究20年
李 科 解学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34-44.   DOI: 10.12002/j.bisu.2016.047
摘要( )   [HTML]()   PDF(566KB)( )
修辞批评研究由来已久,但真正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近20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进而归纳出国内外该领域不同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国内西方修辞批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介国外修辞批评理论、构建新的西方修辞批评模式、对比中西修辞批评理论以及洋为中用等方面;国外西方修辞批评研究,尤其在美国,则主要在原有深厚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并更新原有修辞批评理论、拓展修辞批评的研究范围。梳理近20年的西方修辞批评研究,可为我国的西方修辞批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未来应继续加强修辞批评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并不断促进西方修辞批评与我国修辞实践的对接研究,进而展示西方修辞批评的阐释力。
网络新生词“点赞”的研究 ——基于使用语言模型及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视角
何 享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45-57.   DOI: 10.12002/j.bisu.2016.060
摘要( )   [HTML]()   PDF(704KB)( )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变体,是一个由认知、文化和使用三者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适应系统,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本文以网络新生词“点赞”为研究对象,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基于使用”的语言观为基础,对“点赞”表达从意义建构、语法化以及语用适应3个维度对网络语言复杂、动态、非线性的发展过程展开探讨。研究表明:网络新生词“点赞”处于一个语义不断深化、语法功能不断拓宽的动态适应发展过程中。本文认为:网络语言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语言现象,社会发展对网络语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网络语言遵循在使用中发展、在社会互动中动态地适应和演化的规律。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语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基本规律。
翻译研究
香港“《译丛》丛书”与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译介模式及传播启示
葛文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58-70.   DOI: 10.12002/j.bisu.2016.059
摘要( )   [HTML]()   PDF(745KB)( )
在中国文学“走出去”国家战略性工程中,当代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具有代表性。作为经典个案,香港“《译丛》丛书”为此提供了“文学外传”的有效译介模式:作为译介主体的编译者群体由跨文化背景的中外人士组成;译介内容兼顾“两岸三地”,体裁广泛,女性作家作品得到重点推介;译介方法既注重文学文本的审美传达,又多方面拓宽传播渠道;译介受众定位于海外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良好的译介效果体现在可观的销量、海外馆藏率及认可度。香港“《译丛》丛书”译介模式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5点启示:坚持多元文化身份的中外翻译家合作;坚持文学选材的兼收并蓄与文学品位;积极拓宽各种传播渠道;准确定位、不断扩大海外读者群;聚焦、分析译介效果,及时调整、完善译介模式的相关环节。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语料库口译研究评述
李 洋 王少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71-83.   DOI: 10.12002/j.bisu.2016.063
摘要( )   [HTML]()   PDF(1105KB)( )
Shlesinger(1998)首次提出语料库口译研究作为语料库翻译研究分支的构想,而中国的口译语料库及其研究发端于2007年。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库,本文首先总结了中国已建成4个口译语料库的现状,之后主要针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发表的论文,采用3个参数,即H指数、文献互引和文献分布,对语料库口译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着重综合述介了语料库口译研究的起源背景与学科范式、理论阐释与内涵定义、研制标准与建设方案、研究方向与对象选取。虽然目前语料库口译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对跨学科成果的引入较少,以系统功能语法为主要的理论与分析框架,未能充分发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范式的优势,未深入探索译语特征、译员身份、口译风格等领域。最后,本文建议在未来应注重完善口译语料库的建设机制,从而提出语料库口译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角。
外国文学研究
正典不拒绝民谣与摇滚——从鲍勃•迪伦获诺奖说起
王化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84-89.   DOI: 10.12002/j.bisu.2016.067
摘要( )   [HTML]()   PDF(518KB)( )
201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摇滚歌手和民谣诗人鲍勃 • 迪伦,令人倍感惊讶,尽管获奖者曾屡被推荐与提名。惊讶的潜在原因主要是迪伦的流行音乐艺术家身份,这与长期以来人们把诺奖与所谓主流严肃文学等同的意识密切相关。其实,以鲍勃 • 迪伦对当代文化的贡献、高度的成就和影响力而言,他获奖名至实归。就这一现象,本文从诗歌起源及原初特征、文学观念的历史变迁、文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大众文化的生命力等因素,说明迪伦获奖的积极意义,包括引发理论界关于文学或文学属性、功能及传播方式的思考。
《饥饿游戏》中的空间暴力审美批判
王影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90-100.   DOI: 10.12002/j.bisu.2016.035
摘要( )   [HTML]()   PDF(739KB)( )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新锐异乌托邦小说,展现出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其诸多暴力描写屡受批评,但暴力审美恰是其主要特色,本文借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齐泽克的暴力理论,以批判立场力图分析揭露该审美背后制度危机之本质。资本对最大空间极端的占有欲催生了以空间暴力政治为特征的极权统治,空间隔离成为资本获得最大牟利的必要手段,暴力成为维护空间隔离的有效保障。多重暴力与空间隔离紧密组合,成为维护资本极权统治的最强大根基。而如何以他者暴力冲破主流政治的空间隔离,打破极权机制重获自由,成为小说深厚的暴力审美主题。该审美因此充满以暴抗暴的批判力度,被规训的他者正是基于以暴抗暴,自主自为的主体权力欲求获得觉醒。
叶芝诗歌中文学与历史的对话——以《1916年复活节》为例
翟 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101-110.   DOI: 10.12002/j.bisu.2016.062
摘要( )   [HTML]()   PDF(648KB)( )
叶芝在其现实主义诗作中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诗人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从而使文学和历史在诗作中形成了一种对话。本文在新历史主义理论框架下以《1916年复活节》一诗为例剖析叶芝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与历史的对话。通过对诗歌文本的分析,笔者指出,一方面,该作品作为诗歌的文本具有历史性;另一方面,被文本化的历史也具有文本性,二者之间形成对话。同时作为对话一方的文学文本内部蕴含颠覆性元素,鼓舞爱尔兰民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试图推翻现有的权力结构,取得民族独立,并让爱尔兰文学从英国文学中脱离出来。但是,这种颠覆性元素终将被含纳,因为叶芝认识到,独立后的爱尔兰文学不得不继续依靠英语进行创作,依然存在于英国的权力结构之下,并未真正独立,因而是一种“可怕的美”。
内与外:王尔德《莎乐美》的空间解读
姚漪捷 陈 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111-124.   DOI: 10.12002/j.bisu.2016.064
摘要( )   [HTML]()   PDF(710KB)( )
奥斯卡?王尔德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对他而言,审美的室内空间可以说是秩序与理性的避难所,而室外空间则常与人的主体性丧失和身份缺失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王尔德笔下的大部分作品都将场景设置在了室内,在《谎言的衰朽》一文中,他更是借维维安之口明确表示,一踏出房间,“人就变得抽象而非个人化”了。然而,在其独幕悲剧《莎乐美》中,王尔德却刻意颠覆自己的空间偏好,将在文艺传统上通常发生在希律王宫殿内的“莎乐美之舞”搬到了开阔空旷的室外平台。通过室内外空间与剧中角色的相互作用,奥斯卡?王尔德为全剧奠定了疯狂、荒诞和恐怖的基调:在室外空间,莎乐美化身酒神狄俄尼索斯身边的疯女,为全剧染上了疯狂色彩;室内空间助长了男性凝视对莎乐美“自我”与主体意识的剥夺与摧毁,为此,她试图混淆室内外空间,但这一尝试徒劳无益,从中更诞生了对失去家宅的终极恐惧,催促着莎乐美一步步走向最后的悲剧。
外语教学研究
国内EFL写作教师书面反馈研究现状及启示
朱 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5): 125-135.   DOI: 10.12002/j.bisu.2016.061
摘要( )   [HTML]()   PDF(528KB)( )
教师书面反馈的形式以及促学效果一直是英语写作反馈研究的焦点。本文对近10年来国内EFL写作中有关英语教师在反馈来源、反馈内容、反馈形式和反馈评语的研究进行文献回顾,从实验设计、反馈形式及研究视角等方面探究未来教师书面反馈研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EFL写作教学探索有效的反馈形式研究提供启示。研究表明:尽管何种反馈来源、反馈内容、反馈形式和反馈评语促学效果最佳仍存争议,但同伴反馈和电子反馈的辅助作用已成共识;语言形式反馈与内容反馈相结合较受学生欢迎;不同水平学生对于直接反馈程度的需求和反馈评语的需求不同。对比过去,近年国内教师反馈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研究视角多元化和研究内容扩大化。未来国内教师反馈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扩大反馈内容、组合反馈类型和增加研究视角,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多方面求证教师不同反馈形式的促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