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8-30 上一期    下一期
中东欧文学研究
编者寄语
许传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1-2.  
摘要( )   [HTML]()   PDF(219KB)( )
盛开在中、阿文苑里的友谊之花
郑恩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3-11.   DOI: 10.12002/j.bisu.2016.050
摘要( )   [HTML]()   PDF(574KB)( )
本文作者郑恩波研究员是我国唯一的以研究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专职的文艺工作者,是翻译阿尔巴尼亚文学作品最多的翻译家。在本文中,作者用几十年积累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详细而全面地介绍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阿两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方方面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文章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文学作品互相翻译与介绍;文学研究的成绩;两国文艺家互访;艺术团的访问。多方面的内容都做了准确全面的概括,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价值。另外,作者还对未来中阿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事业做了令人欢欣鼓舞的展望,相信在“一带一路”的美好构想鼓舞下,中阿两国文艺工作者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美的果实。
波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张振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12-19.   DOI: 10.12002/j.bisu.2016.051
摘要( )   [HTML]()   PDF(574KB)( )
波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众所周知,这个国家当时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和占领,曾长期遭受残酷的民族压迫。1863年1月,在当时被沙俄占领的波兰王国的首都华沙,爆发了著名的波兰人民抗俄民族起义,由于它的影响,沙俄占领者于翌年在他们的占领区宣布了农奴解放。波兰王国农奴解放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这里的民族和阶级压迫依然十分严重,一些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对黑暗的现实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刻揭露,同时也以民族英雄主义的思想精神,鼓舞和激励波兰人民去和压迫者进行坚决的斗争,以赢得波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这些作家的一系列作品成为波兰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宣扬了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观点,这在当时的波兰和今天的社会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去向身体殿堂的更深处——匈牙利当代小说大家纳道什•彼特及其作品
余泽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20-31.   DOI: 10.12002/j.bisu.2016.053
摘要( )   [HTML]()   PDF(589KB)( )
作为匈牙利当代著名作家,纳道什·彼特的创作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将自己的生命体悟融入创作之中,在《平行故事》、《一个家族故事的结束》、《回忆之书》等著作中通过文学叙事的方式引发了读者对文化传统、人性善恶等问题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笔者通过研读纳道什·彼特的作品及与其本人的交流,道出了其作品的伟大之处。
汉学家普实克造就的布拉格“鲁迅图书馆”
徐伟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32-37.   DOI: 10.12002/j.bisu.2016.054
摘要( )   [HTML]()   PDF(600KB)( )
捷克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鲁迅图书馆”由捷克汉学奠基人普实克(Jaroslav Pr?šek)教授倡议和亲手缔造,于1952年10月24日在布拉格正式落成,它是海外唯一一家以鲁迅命名的图书馆,是中捷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也是普实克对鲁迅先生永久的纪念,它在捷克汉学研究史上同样具有不凡的意义。普实克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传统,成功培养出一批专事中国文化研究的弟子学者,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的翻译研究和独特的学术贡献,被国际汉学界称为“布拉格汉学学派”。“鲁迅图书馆”作为宣传和研究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基地,对捷克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绵长的影响。
早期中国与匈牙利交往史述略
舒荪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38-46.   DOI: 10.12002/j.bisu.2016.052
摘要( )   [HTML]()   PDF(684KB)( )
19世纪下半叶,中国与多数东欧国家几乎同时进入了一段寻找民族出路的时期。古代中国北方突厥民族的后裔匈牙利人,在19世纪上半叶建立民族认同的过程中,曾大量来到中国进行寻根考察活动。1867年匈牙利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缔结为奥匈帝国,为了摆脱几世纪以来被压迫民族的命运,匈人便用“走出去”的方式来确立自己在世界地图中的位置;而大陆这一端的晚清中国则在经受了炮火的洗礼和帝国主义侵略后,发愤图强,立志以西学救国,从而鼓励国人走出国门学习西方文明。东西两种文化在双向流动的过程中相遇,碰撞出了文明和思想的火花。本文采用史料梳理的方式,回顾了奥匈帝国时期中国与匈牙利的交往历史,探察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受到的双向影响与接受,以期为两国的交往提供历史借鉴与保障。
浅论17世纪乌克兰文学类型及文体流变
于立得 代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47-54.   DOI: 10.12002/j.bisu.2016.055
摘要( )   [HTML]()   PDF(651KB)( )
17世纪乌克兰民族在摆脱外族压迫及与俄罗斯合并的过程中,战争频仍,社会危机持续加剧。社会的动荡不安一方面给普通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为丰富文学作品的表现内容提供了外部刺激因素,巴洛克风格在这一时期全面渗透到乌克兰文学领域便是表现之一。乌克兰文学在民间文学、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变化中,巴洛克风格的介入使原有文体的文学性大大增强,宗教性则日渐削弱,尤其那些过去依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文体更是向独立的文学作品方向转变。虽然原有文体的痕迹还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存在,如沉思、历史歌谣、教会布道辞等,但乌克兰作家在叙述方式、思想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的大胆创新,加大了本民族历史和传统在作品当中的反映力度,为建立新的乌克兰文学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对乌克兰文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流变过程进行探讨。
语言学研究
短语学视角下的二语同义词组习得对比——一项基于CLEC及COCA语料库的研究
彭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55-67.   DOI: 10.12002/j.bisu.2016.032
摘要( )   [HTML]()   PDF(624KB)( )
语料库语言学框架下的同义词使用特征对比主要以单个词为研究对象,很少关注同义词组。本文基于短语学理论,以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CA)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为基础,利用AntConc做检索,对表示“引起,导致”的一组3个同义动词词组(lead to,bring about,result in)在两个语料库中的短语学使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扩展式意义单位的框架下,聚焦于这组同义词组的4个使用特征范畴,包括搭配、类联接、语义倾向以及语义韵,辨析这组动词词组之间细微的语义和用法差异并揭示它们的结构模式、使用语域及情感态度。结果显示:这组词组在COCA中的搭配词数量较多,类联接较多样化,语义倾向较丰富,语义韵具有层级性;CLEC中的搭配词反映出该组同义词组的EFL类联接较为简化,且语义倾向较为单一。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这组同义词组时均表现为“整体消极,夹杂积极”的态度,出现不同程度的语义韵偏离。
语言与空间:语言景观研究视角
葛俊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68-80.   DOI: 10.12002/j.bisu.2016.038
摘要( )   [HTML]()   PDF(883KB)( )
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全新研究领域,语言景观研究通过对公共空间标识的分析,解读了语言与空间的关系,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语言冲突、语言接触、语言维持、语言变迁和语族活力等各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并揭示了语言使用与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显性或隐性语言优势、权力关系和社会地位。本文回顾了近些年国内外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详尽描述了语言景观研究的内容,包括狭义语言景观、符号景观和地理符号学,讨论了当前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五大争论:(1)样本的代表性和采样范围;(2)样本的分析单元;(3)样本的分类;(4)标牌的作者权、主要功能和目标读者;(5)定量还是定性分析,并对未来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提出了个人看法。
外国文学研究
村上春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话
刘研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81-89.   DOI: 10.12002/j.bisu.2016.043
摘要( )   [HTML]()   PDF(644KB)( )
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比较文学理论、伦理学等方法,目的是剖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综合(复调)小说”对村上春树文学的深刻影响。在《1Q84》中,村上立体描述市井万象,各色人物、各种故事纵横交错,他对“正义与自由”、“善与恶”、“生存多样性”等问题的探讨亦能在陀氏那里找到精神渊源,《1Q84》第二卷第九、十一、十三章青豆杀掉“先驱”的情节也与《宗教大法官》相似。结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始终保持的是在宗教神性框架下的精神探寻,而村上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强调善恶的相对性、事物的不确定性,充满了对价值或意义的解构,从而使得青豆与“先驱”的对峙缺乏重击灵魂的震撼力,非但未能引发一场思想对决,甚而具有某种“轻小说”的性质。意义在于我们更为警醒地对待村上春树作为畅销作家的影响力。
柯勒律治会话诗《风弦琴》的同一性诗学观探讨
郭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90-100.   DOI: 10.12002/j.bisu.2016.024
摘要( )   [HTML]()   PDF(707KB)( )
《风弦琴》是柯勒律治“最珍爱”的新风格诗歌,以其柔婉狂野的自然形象、深刻丰满的生命思考与真诚理性的灵魂冥思展示了诗人“同一性”诗学思想在其人生经历中深刻而庞杂的发展脉络。“同一性”是柯勒律治诗学核心,而中外学界并未给予足够关注,由此导致对他诗歌深意的解读。论文尝试新历史主义和生态批评等现代批评方法和技巧解析《风弦琴》中的自然形象与冥思发问,试图观察柯勒律治思想发展与历史元素之间复杂的互文关系,客观认识和解读诗人“同一性”诗学的现代生态价值与意义。该诗不仅饱含了柯勒律治对美满爱情婚姻的期待,而且由“风弦琴”引出的一系列自然意象蕴意深刻,看似矛盾对立, 终又统一一致。诗人因“冥顽邪孽的构想”沦为“罪人”,而终得到上帝的救赎。本文认为,该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同一性”诗学思想的重大发展:在宗教上从上帝一位论回归三位一体,在政治上对激进思想进行自我批判,在自然哲学方面包含万物整一的自然观。
瓦尔特•司各特对英国社会变革的想象性书写——以小说《威弗利》为个案分析
赵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101-113.   DOI: 10.12002/j.bisu.2016.028
摘要( )   [HTML]()   PDF(823KB)( )
《威弗利;或,六十年前的事》(1814)是苏格兰作家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的第一部历史小说。小说中现代叙述者讲述了无知、爱幻想的英格兰青年军官威弗利于1745—1746年詹姆斯党起义(或叛乱)期间在苏格兰的冒险和奇遇,并通过他的活动和视角来展现内战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本文用比较的方法,结合18世纪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关系这一历史背景和苏格兰高地习俗的变迁及其在英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探讨了小说作者如何用罗曼司的形式书写现代英国在快速社会变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的结论是,虽然《威弗利》以18世纪苏格兰历史为背景,其实司各特关注的是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在英国的革命和暴力冲突的根源以及现代英国的命运。司各特小说中所揭示和探讨的社会问题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外语教学研究
双向作品分析在主题英语阅读教学关键交互事件中的应用研究
张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4): 114-126.   DOI: 10.12002/j.bisu.2016.048
摘要( )   [HTML]()   PDF(1175KB)( )
如何实施课堂有效交互,促进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由分数导向转变为思维导向,是目前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双向作品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数字媒介作品创作过程的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在主题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运用双向作品分析法批判性反思课文“Marrakech”教师主题概念图的课前导读教学过程的关键交互事件,促进教师就课前图式交互可视化学习活动进程展开深层次概念认知理解,为教师进行原创性交互反思分析提供途径。该方法对课前主题概念图的创作过程实施了基于时间线索的阅读图式可视化认知数据的多文本跟踪,就阅读图式可视化交互细节展开针对概念图基本特征变化的叙述分析,具有有效提升教师阅读教学设计能力及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