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
对英语专业的不当批评,可以休矣
郭英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3): 3-12.   DOI: 10.12002/j.bisu.279
摘要( )   HTML( )     PDF(1265KB)( )

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年间,英语专业一直面对来自学科内外的种种批评,这种批评始终存在,此起彼伏,交替出现,从未停止。一方面,这种批评对于英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一部分批评逐渐剑走偏锋,进入了一种指责模式,有学者甚至认为英语专业是对不起良心的专业,提出要停办英语专业等建议。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对当下英语专业的不当批评提出反驳,认为不能将英语专业视为对不起良心的专业;要分清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区别,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将英语专业关停并转并非正确的发展道路;应将正常的学术交流限定在学术范围之内,而不是借助媒体对英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横加指责。

应急语言服务与应急语言教学探索
蔡基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3): 13-21.   DOI: 10.12002/j.bisu.280
摘要( )   HTML( )     PDF(1313KB)(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急语言建设和服务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有文献多集中在建立应急语言服务机制等建议上,对如何形成应急语言服务的长效机制、如何培养应急语言服务后备人才却很少有研究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和措施。本文提出建设应急语言教学的观点,认为应急语言服务的应用范围应包括海事、航空、军事、外交等领域的突发事件,应急语言服务的基础是非应急时的常态化基础训练和教学,应急语言教学不是通用语言教学而是专门用途语言教学,没有专业知识、仅靠语言基本功是无济于事的。笔者提出,高校应设立“应急语言服务专业”,要在特色院校普遍设置该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并要按学科和行业建立应急语言语料库。为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第一步便是要改变英语专业建设的理念。

语言学研究
中国廉政话语的架构研究——以《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为例
汪少华,纪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3): 22-33.   DOI: 10.12002/j.bisu.281
摘要( )   HTML( )     PDF(1781KB)( )

基于《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与廉政有关的语料,本文运用架构理论对其中的廉政话语进行认知分析。文章提取、分析语料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非隐喻性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归纳出廉政话语架构模式。廉政话语的构建以隐喻和架构为手段,围绕廉政建设议题,体现公正和法治的价值观,依据“人民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则,以多种话语表达凸显廉政工作者与腐败分子的多重对立角色,遵循捍卫人民利益、严惩腐败违法行为以实现公平正义的推论。依据该模式中的认知规律,文章总结出3个廉政话语架构的构建策略,即以价值体系为基石、遵循内在认知逻辑以及彰显中国文化特色。

西方媒体框架桎梏下中国媒体话语权的建构——以“瑞典中国游客事件”为例
王建华,席静,康俊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3): 34-47.   DOI: 10.12002/j.bisu.282
摘要( )   HTML( )     PDF(3020KB)( )

建构国际媒体话语权对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塑造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的国际媒体话语一直以来都处于被西方媒体挤压和扭曲的弱势状态。为了探究其根源,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中西方新闻媒体中关于2018年9月发生的“瑞典中国游客事件”相关报道的话语分析和新闻框架效果进行对比,发现西方新闻媒体的框架体系更加成熟有效,他们在该事件中的“怀疑框架”和“解读框架”加深了西方受众对中国游客的偏见;而中国媒体缺乏应对国际事件的框架建构能力,所用的“弱者框架”和“谴责框架”没有充分考虑国际受众的接受程度,致使其展示的国际媒体话语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与权威性。只有通过建构合适的框架、扩充和深化报道内容,才能在西方媒体的框架束缚中找到出路,有效建构中国国际媒体话语权。

翻译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十九大报告政治隐喻翻译研究
梁娜,陈大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3): 48-57.   DOI: 10.12002/j.bisu.283
摘要( )   HTML( )     PDF(1397KB)( )

十九大报告充满政治隐喻,表现为各种概念隐喻以及隐喻表达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认知语言学可以为十九大报告中政治隐喻的识别、理解、翻译与评价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论,有助于处理好语言、文化、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差异性问题,保留趋同性内涵,弥补差异性外延。本文以十九大报告中的政治隐喻及其翻译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报告中政治隐喻的特点,描写其翻译策略,评价其翻译质量,以期为今后的中央文献翻译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论。

汉语自由间接话语英译的译者行为研究——以葛浩文英译《骆驼祥子》为例
潘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3): 58-70.   DOI: 10.12002/j.bisu.284
摘要( )   HTML( )     PDF(1738KB)( )

自由间接话语蕴含双重声音,叙事内容和转述形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英译关涉表征内容和表征方式两个维度。本文以葛浩文英译《骆驼祥子》为例,探讨汉语自由间接话语英译的译者行为规律。研究发现,汉语自由间接话语的英译总体上体现了译者内容“求真”、形式“务实”的译内行为以及形式“求真”、内容“务实”的译外行为。译者受语言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制约,力求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维系自由间接话语译文求真度和务实度之间的动态平衡,以确保译文的合理度。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自由间接话语英译研究拓宽了话语表征翻译研究的思路,同时对中国小说转述话语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外国文学研究
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相融共通——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的当代阐析
李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3): 71-84.   DOI: 10.12002/j.bisu.285
摘要( )   HTML( )     PDF(1692KB)( )

阿伦特的“政治—审美判断”理论集中体现在《康德政治哲学讲稿》及其他相关著作中。阿伦特的理论主要基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她将其“政治”观念经由公共领域的感性实践——“审美判断”——而融化、渗透到人们的身心,既原创性地挖掘了康德“审美判断”中所蕴含的政治实质,又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美学。阿伦特“政治—审美判断”理论旨在揭示西方传统政治与哲学的缺陷,展开对理性侵犯自由的批判与反思,希望最终实现公共领域中人们获得自由与本真存在的政治目的。这正是在“后理论”时代政治进入美学范畴的理论依据。阿伦特的“政治—审美判断”理论使美学与政治的张力消失,亲缘性显现,同构性产生。《康德政治哲学讲稿》对后现代西方政治伦理的审美转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当下如何理性地思考美学、政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提供了借鉴,从而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术前沿与动态
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的热点综评——基于2001—2018年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文献的共词可视化研究
申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3): 85-98.   DOI: 10.12002/j.bisu.286
摘要( )   HTML( )     PDF(2410KB)( )

本文选取2001—2018年间CSSCI期刊及中文核心类文献数据库中以“商务英语”为主题的相关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Bicomb共词可视化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对样本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相似矩阵和聚类谱系图分析这18年间商务英语专业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研究表明:(1)国内商务英语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整体呈驼峰型,2011年的载文量达到峰值,而后明显下降;(2)国内商务英语研究热点集中在4个方面:《国家标准》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创新,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跨学科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设计和改革。本研究旨在明确商务英语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商务英语的语言本体研究和跨学科融合研究指明方向。

青年学者论坛
论汉字表征的象和意
李健,王文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3): 99-112.   DOI: 10.12002/j.bisu.287
摘要( )   HTML( )     PDF(1808KB)( )

语言反映了使用者的思维模式,不同民族的语言必然带有其思维烙印,能反映特定民族的思维方式。本文立足于英汉的时空性思维差异,认为汉语的空间性思维特质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象意思维,正是根植于汉民族的象意思维使汉字在表征上表现出强烈的象意化特征。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象”的分类明晰“象”的特征以及在“象”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的特征,进而通过对以六书为主的汉字构形方式进行分析,发现汉民族的象意思维渗透于汉字的各书构形,且两者层层递进、生生不息。因此,本文认为,汉民族原初的象意思维使汉语偏重于空间思维,这使得汉字在构形上具有明显的象意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