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rendt H. Eichmann in Jerusalem: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M].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Inc., 1963.
|
[2] |
Arendt H. Lectures on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
[3] |
邓晓芒.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24~30.
|
[4] |
弗里德里希•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
[5] |
高楠. 文学道德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
[6] |
汉娜•阿伦特. 精神生活•意志[M].姜志辉,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
[7] |
汉娜•阿伦特. 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8] |
汉娜•阿伦特. 过去与未来之间[M].王寅丽,张立立,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1.
|
[9] |
汉娜•阿伦特.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M].曹明,苏婉儿,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10] |
康德.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C].何兆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
[11] |
康德. 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
[12] |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
[13] |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
[14] |
克莱门斯•赛德迈克. 汉娜•阿伦特与后奥斯维辛哲学[J]. 武田田,译.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14(1):184~204.
|
[15] |
李泽厚. 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6版.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16] |
马克斯•霍克海默, 西奥多•阿道尔诺. 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17] |
米歇尔•福柯.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2.
|
[18] |
齐格蒙•鲍曼. 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2.
|
[19] |
宋伟. “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如何可能[J]. 文艺理论研究, 2013(5):130~134.
|
[20] |
宋伟. 美学的三种终结方式及其当代复兴[J]. 上海文化, 2016(10):24~30.
|
[21] |
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M].第2版.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22] |
叶秀山.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J]. 浙江学刊, 2003(3):5~16.
|
[23] |
尤尔根•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等,译.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
|
[24] |
尤西林. 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J]. 文艺研究, 2008(3):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