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6-15 上一期    下一期
学术争鸣
新时代背景下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修订及理论依据
蔡基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3-16.   DOI: 10.12002/j.bisu.215
摘要( )   HTML( )     PDF(1414KB)( )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是在2013年制定的,近年来,我国相继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双一流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公共英语的地位凸显,如果仍然需要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就有必要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如公共英语有必要进行范式转移,从强调厚实的语言基础、偏向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的倾向朝公共英语的专业性、工具性和科学性发展。为此笔者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提出了修订建议及理论依据。笔者建议教学目标应直接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个性化的学生个体需求,如词汇量要求应该翻倍并且包括学生专业领域里的词汇,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公共英语的主流课程,而通用英语课程则必须不断边缘化。

英语专业与专业英语十大关系:困境与突围
孙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17-30.   DOI: 10.12002/j.bisu.216
摘要( )   HTML( )     PDF(1192KB)( )

本文指出,近期由外语界内部争议所引发的轩然大波缘于英语专业与专业英语之间的疆域纷争和相互误解。就其实质而言,两者之间的界限划分与厘定是本次论战引发的最根本和最迫切的任务;两者的起点和归宿的迥然差异并不妨碍相互之间的合作、协同和借鉴。英语专业与专业英语不是针尖对麦芒的、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笔者在全力理清本次论战实质的基础上研辩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从十个方面点明了英语专业目前面临的危机和具体解决方案,以期为目前混乱庞杂的争鸣指明方向,让英语专业和专业英语形成合力,为这两类人数众多、影响力广泛的专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语言学研究(二语习得研究专栏 主持人:徐锦芬)
三语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研究述评
徐锦芬,杨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32-44.   DOI: 10.12002/j.bisu.221
摘要( )   HTML( )     PDF(1267KB)( )

近年来,三语习得已经被视为不同于二语习得的独立研究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三语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聚焦于心理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两个关键视域下三语习得研究中的跨语言影响研究,探讨跨语言影响发生的层面,分析跨语言影响的来源、因素和作用,并总结主要研究方法,评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对我国三语习得研究和教学有所启示和帮助。

加工何以驱动语言发展?——加工决定论述评
杨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45-60.   DOI: 10.12002/j.bisu.218
摘要( )   HTML( )     PDF(1279KB)( )

加工决定论在基于加工器的涌现论框架内提出,强调语言发展由加工驱动,所需加工成本越小的语言特征在发展进程中出现越早。决定加工压力的外部因素与语言输入质量有关,内部因素与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有关,两类因素有时共同影响,有时单独作用。O’Grady 在加工决定论基础上思考语言发展本质,指出从加工成本角度考虑,语言的发展具有一致性。本文整理加工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和实证依据,介绍加工驱动语言发展的基本思路,并评价加工决定论的价值与不足。

二语习得“以写促学”的理据及其路径
李绍鹏,杨连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61-73.   DOI: 10.12002/j.bisu.225
摘要( )   HTML( )     PDF(1366KB)( )

从二语发展的过程论视角来看,二语写作可以在二语发展过程中增加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注意,促进二语新知识的创造以及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共同发展,加快假设检验和语言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从“以写促学”的路径看,读后续写的方法将语言理解与产出紧密结合,缩短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距离,产生协同效应即语言的产出与理解趋于一致,通过将理解和产出交互结合的方式逐渐缩短了语言理解与产出之间的差距,进而有效促学。本文尝试从学习写作和以写促学的关系、对输入的注意和吸收控制、二语新知识的创造、语意和形式兼顾以及对反馈的处理和假设检验方面分析二语写作和二语发展的界面,旨在推动二语习得研究和二语写作研究的交叉融合,以期为二语写作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汉—英—日三语词汇加工中的语言距离和二语效应
陈艳艳,张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74-87.   DOI: 10.12002/j.bisu.217
摘要( )   HTML( )     PDF(1396KB)( )

三语者掌握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距离。语言距离相近时,L3词汇加工更易受习得状态相似的L2词汇影响(二语效应)。但汉—英—日三语者的语言距离和二语效应更复杂,尚少有研究证据。本文采用同/异译词对(L3→L2)和同/异形词对(L3∩L1)的语义判断任务,考察汉—英—日三语者的L3词汇加工是否受到二语效应和语言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工L3→L2同译词对的反应时显著增加、错误率稍稍降低,未见二语效应,而L3∩L1同形词对的反应时、错误率均显著降低,语言距离的作用显著。文章从二语效应、语言距离展开讨论,认为三语词汇教学须同时重视两者的语际影响。

翻译研究
中国书法审美评述中“逸”字词语的翻译——以《中国书法艺术》英译本为例
顾毅,马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88-97.   DOI: 10.12002/j.bisu.214
摘要( )   HTML( )     PDF(1361KB)( )

“逸”是中国书法审美的核心范畴之一。由“逸”衍生出“飘逸”“清逸”等二字格词语及“潇洒飘逸”等四字格词语,构成一个“逸”的词群谱系。本文基于“逸”的研究成果,梳理“逸”的基本书法美学含义,总结归纳《中国书法艺术》英译本Chinese Calligraphy中逸字词群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并提出建议。分析表明,译者根据译文目标读者对中国书法的认知水平,采取了让步于译文读者习惯的策略及相应的意译、省译等方法,以一组表达相近意义的英语词群再现了逸字词语的审美意义。译者选词中还应注意同一语义场内相近审美概念间阴阳美的差异、褒贬义及深层审美内涵的传译等。

论先秦古籍翻译中文本与传注译文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以《周易》及其林理璋英译为例
王晓农,孙方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98-109.   DOI: 10.12002/j.bisu.219
摘要( )   HTML( )     PDF(1397KB)( )

中国先秦古籍多有传注传世,古籍文本和传注之间是单向的注解关系。文字的差异、时代的不同、意图的区别,使二者的理论概念系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后人对古籍文本的理解多据其传注,在将某古籍本文和传注译为外语时,这种差异往往有被弱化的现象。本文主要以《易经》及其英译本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文本比较、例证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古籍文本和传注翻译中原有思想内容差异的弱化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对林理璋《易经》文本译文和《易传》及传注译文的比较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思想层面的同质化,对《易经》文本的文献价值在译文中的保持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当今古籍研究的进展,文本的翻译应与传注翻译拉开一定距离,适当再现原有差异,这应是今日古籍外译一个新的努力方向。

外国文学研究
《夏日烟云》中的生存美学探析
蒋贤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110-122.   DOI: 10.12002/j.bisu.220
摘要( )   HTML( )     PDF(1390KB)( )

《夏日烟云》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一部重要剧作。1952年,其舞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是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永恒的主题,这种精神与肉体的冲突在《夏日烟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该剧中,作家不仅展示了精神与肉体冲突的强化,而且强调了冲突的消解。借助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笔者分析了剧中女主人公阿尔玛如何在“自我教化”理念的指引下,经历从精神朝圣到身体回归的蜕变过程。通过精神与身体的融合,阿尔玛最终走向生存美学,从而完成自我的追寻与建构。

书评
《语言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评介
杨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3): 122-128.   DOI: 10.12002/j.bisu.222
摘要( )   HTML( )     PDF(1248KB)( )

《语言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由Rodney H. Jones 和 Jack C. Richards合作编撰,是迄今为止对语言教学创新介绍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一本论著,涵盖了语言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案例研究、研究空间等。本文简要介绍此论著的4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语言教学创新的理论探讨,第二部分集中探讨课堂中如何实现创新,第三部分关注课程设计的创新,第四部分论述语言教师发展的创新。本文还对此论著的价值作了简要评价,指出此论著重新阐释了教学创新的概念,推动了对语言教学创新的研究,为研究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而且为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指导。该书立意新颖,反映了语言教学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兼具时代前沿性和学术创新性,值得学术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