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7, Vol. 39 ›› Issue (1): 45-56.DOI: 10.12002/j.bisu.044
王海燕 钟晓云 翟淑琪
WANG Haiyan1 / ZHONG Xiaoyun1 / ZHAI Shuqi2
摘要: 汉语是否存在时态,争论已久。有研究者认为,汉语中仅有4个体标记语“着”“过”“了”“在”作时间标记词;另有研究者认为,表示过去时间的“过”就是汉语里的时态标记词。但这些争论只停留于理论探讨,少有实证研究证据。对失语症病人的语言研究能为该争论提供独特的实证视角。本研究为个案研究,对一名汉语失语症患者进行5个月的历时追踪实验,目的为检测其在语言恢复过程中在“着”“过”“了”“在”4个语素上的语言行为表现。结果显示,“过”与其他3个时态成分分离。依据句法树剪裁理论分析认为,汉语句法结构中存在TP,且在NegP 和AspP之上。据此研究结果可以推论,汉语中或许存在时态。作为生成语法框架下的汉语失语症实证研究,本文具有创新意义,证明失语症研究有助于厘清语言的层级结构、证实语言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