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名家论坛
反义关系词转喻用法的认知阐释
陈新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1-13.   DOI: 10.12002/j.bisu.2016.008
摘要( )   [HTML]()   PDF(686KB)( )
转喻认知及其语言表征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话题,相关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现有研究文献充分描述了转喻认知背后的各种事物“邻接”关系,并系统考察了这些类型的转喻认知在语言系统表征以及言语行为实施方面的体现,深入分析了转喻使用的动因以及效果等等。本研究聚焦现有文献中鲜有触及的反义关系型转喻,考察这类转喻认知方式形成的认知基础,探讨这类特殊转喻的认知方式、特点及隐喻化现象。笔者认为,基于对比关系形成的部分—整体关系是此类转喻用法形成的认知基础,特定语境下相关部分或属性的认知凸显是发生转喻的前提条件,相关转喻用法背后有可能发生概念隐喻化或语法隐喻化过程,产生不同的认知效果,而汉语自身的构词特点为上述认知过程提供了便利。本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为反义关系词汇转喻用法的认知机制提供阐释,在应用上为此类汉语词汇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语言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南非大报对习近平主席访非报道的话语分析
唐青叶 史晓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14-25.   DOI: 10.12002/j.bisu.2016.012
摘要( )   [HTML]()   PDF(771KB)( )
习近平主席2015年12月1日至5日的非洲之行引发了南非媒体的热议。南非报界以此为契机发表了大量报道,阐述了对中非关系的态度。本文运用评价理论、Lexis Nexis Academic数据库及Wmatrix语料分析工具,对南非三大报刊《星报》、《开普时报》和《开普守卫者》在习主席访问非洲前后一周的报道进行定量的语义域赋码分析。研究发现,“协助”成为报道的重要主题,基于“协助”语义域出现频率最高的形符索引行和扩展语境,从“协助”主题的评价者和评价内容看,做事才干、行为正当性、反应和价值等评价资源呈积极倾向;中非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出现的频次较高,西方专家较低,也较少转引西方媒体来源,突显了非洲本土媒体的立场和声音,非方反对西方鼓吹的中国在非洲殖民地论调,肯定了中国对非洲的大力帮助,对中非合作前景积极乐观。
关于方言使用情况及态度——以威海地区胶东方言为例
左秀兰;吕雯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25-45.   DOI: 10.12002/j.bisu.2016.015
摘要( )   [HTML]()   PDF(1053KB)( )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威海地区的胶东方言为例,调查研究了方言的使用情况及态度。研究发现居民普通话掌握情况较好,九成受访者表示会使用普通话;不同人群方言使用情况差别较大,年龄、职业和学历都是影响方言使用的重要因素。居民对方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降低。胶东方言处在濒危或潜在的濒危状态。对于方言发展趋势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于方言目前的状态表示乐观态度。对于方言将来的发展趋势,大多数居民了解和思考较少,还没有保护方言的意识。文章还调研了居民对保护方言的政策的看法,并结合年龄段分析了各种观念产生的心理原因。文章最后对我们如何保护方言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翻译研究
《红楼梦》“一喉二歌”语言现象英译研究
叶艳 汪晓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46-58.   DOI: 10.12002/j.bisu.2016.001
摘要( )   [HTML]()   PDF(762KB)( )
“一喉二歌”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红楼梦》文本中,在人名、对话、诗词中均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对比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及霍克斯、闵福德所译的两种《红楼梦》英译文,选取原著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借用Delabastita 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分析《红楼梦》中“一喉二歌”语言翻译的差别和优劣。研究发现,杨宪益和霍克斯采用了相同或不同的翻译手段来翻译这些“隐复之语”、“言外之意”,或照搬原文双关语,或借助补偿手段,或完全丢失双关意义,或保留部分双关意义,修辞效果各有千秋。而囿于中英语言本身和文化的差异,两个译文并未将所有双关语蕴含的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完全翻译过去,英语读者可能并不能像本族读者一样体会到“一喉二歌”笔法的奇妙。此外,在对《红楼梦》不同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时应注重翻译语言的义韵和谐,同时研究者亦需增强底本意识。
世界各国翻译资格考试研究:回顾与展望
李双 钱多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59-71.   DOI: 10.12002/j.bisu.2016.006
摘要( )   [HTML]()   PDF(664KB)( )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及中国相继推行了翻译资格考试。但目前对全球上述主要翻译资格考试的相关研究及对比借鉴性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首先对这五大考试进行了简要介绍,从认证机构、报考条件、考试内容、评分方式、认证后继续教育几方面对比这些考试的共性与个性。然后,结合以往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对我国翻译资格考试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建议适当设立报考条件,在考试中尽量还原翻译工作真实场景,重视职业道德水平考察,在一定等级笔译考试中采用单向译入命题机制,建立备考服务体系及一套实现认证与翻译一体化的社会体系,并关注认证后的终身教育。
翻译学研究路径之演变与反思
孙爱娜 曹佩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72-80.   DOI: 10.12002/j.bisu.2016.002
摘要( )   [HTML]()   PDF(591KB)( )
随着翻译学研究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译学研究路径层出不穷、交相辉映。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扩大研究视野、发掘译学研究的新路径、促进翻译学理论的系统化,是译学研究者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在回顾译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各种研究路径对译学学科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探讨了当代译学研究的跨学科综合研究转向,进而就深化译学研究、加强译学学科建设、促进译学与相关学科研究范式的整合等议题进行了反思性分析,最终指出了译学研究未来的新路径和新突破。这对研究者把握翻译学学科的发展脉络、厘清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从方法论的高度探求译学研究的新领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外国文学研究
“神圣恐惧”——博尔赫斯对一种“形而上学激情”的探究
周荣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81-95.   DOI: 10.12002/j.bisu.2016.005
摘要( )   [HTML]()   PDF(903KB)( )
论文追溯了“神圣恐惧”观念的起源,分析了两希文明中对“神圣恐惧”的表述,修正了博尔赫斯的个别认识,揭示了“神圣恐惧”的本质特征及其积极意义;并从这个角度入手对博尔赫斯的几篇小说做出了别样的解释。
奇卡娜诗学与《黄色女人》的跨界阐释
麦永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96-107.   DOI: 10.12002/j.bisu.2016.010
摘要( )   [HTML]()   PDF(722KB)( )
当代异质族群混杂而居的境况日益凸显,促使跨界研究日益成为文艺美学的重要领域。在当代欧美文学“批判性种族研究”领域,基于美国西南部“墨美”混杂族裔经验的“奇卡娜/奇卡诺”诗学,倡导边缘文化语境中后殖民批评和女性主义的混血意识,提供了迥异于西方本质主义主流理论的视野,丰富了文学阐释的空间。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安莎杜娃立足于“边界/荒界”的“新美斯媞莎”理论话语,有助于我们了解奇卡娜的问题框架。美国新墨西哥族裔的“黄色女人”故事群蕴含着印第安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奇卡娜文学批评家艾伦以“部落—女性主义”对其典型故事作了别开生面的释读。奇卡娜诗学凸显了文化混杂语境中文学批评的跨界价值与亚文化意义,富于理论启迪性。
从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解读《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女性形象
宁东 杨劲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108-117.   DOI: 10.12002/j.bisu.2016.011
摘要( )   [HTML]()   PDF(652KB)( )
《晃来晃去的人》是美国著名犹太裔小说家索尔• 贝娄的早期代表作。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伊里加蕾提出了女性被男性错误再现和女性话语权被男性压抑的观点,给更好地理解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提供了帮助。从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约瑟夫的妻子艾娃和红颜知己吉蒂属于被错误再现的女性形象,艾娃被他丈夫看作他的补充和反映,吉蒂则被约瑟夫看作是一个玩伴。这种女性形象源于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这种女性形象加深了我们对二战期间美国女性地位的了解。这种女性形象表明“二战”期间女性享受更多的自由却仍然受男性的控制;而主人公的岳母凯蒂和其侄女艾塔属于话语权被压抑的女性形象,约瑟夫的岳母的意见没有得到约瑟夫和她的丈夫的尊重,而艾塔的意见被约瑟夫完全忽略。这种女性形象表明女性话语权的缺失是男性的异化和处于无根的状态的重要原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像约瑟夫这样的男性拒绝与女性交流和接受外部世界;小说通过这两种女性形象的塑造,表明正确的女性观和对女性话语权的尊重是达成两性和谐的必由之路的思想。
文化研究
知识追求与文化关怀: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批评
张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1): 118-129.   DOI: 10.12002/j.bisu.2016.014
摘要( )   [HTML]()   PDF(656KB)( )
从现代性视角观看整体化的社会组织和控制技术会发现,工业化之后的世界在制度组织、意义设定、知识谱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迁。如何理解现代性变迁在社会制度、个体性情、观念价值乃至日常生活层面的转换,这是现代性社会、人文思想始终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就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对于这些文化、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给予系统回顾与述评,并管窥“身体—习性”“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符号生产”等概念在西方当下的文学、文化批评领域的影响、接受和变异。全球化时代,理论旅行与知识流动,都极大地影响着学术、知识与文化景观的生成,该文作者以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为门径,关注历史现实与西方前沿理论、思想场域之间的反思与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