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4-30 上一期    下一期
语言学研究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评述及其启示
李丽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1-.  
摘要( )   [HTML]()   PDF(3933KB)( )
语言景观研究是近几年国际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领域最为新颖和热门话题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显示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为此,本文对语言景观的源起、语言景观的定义及功能、研究中的常见主题进行了综合考察,展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本文最后指出,语言景观研究在我国才刚刚引起关注,开展实证研究对了解我国的语言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基于语段一致性运算和非同步拼读的约束条件效应
张连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8-.  
摘要( )   [HTML]()   PDF(8334KB)( )
本文在Chomsky的语段理论(PT)和非同步拼读语段以及特征一致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语段不可穿透条件(PIC)等局部性制约,严格界定并分析了推导约束原则A的LF语段局部约束域,旨在进一步论证照应语/回指语在局部域的最小LF语段(vP,不定式TP,nP)内受到成分统制先行语的约束,约束条件是由携带可解释φ-特征的探针[Var:x]与目标携带不可解释/未赋值变量[Var:_]特征的一致性确立。代词在最小PF语段(DP)内不受约束 。论文还结合Landau(2010)和Jackendoff(1972)的研究,试图解决心理谓词和体验者句式中照应约束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基于语段一致性与特征共享的约束条件效应,证明了语段理论约束条件效应A、B的差别归于语段拼读的非同步性。
类型学视野下英汉从句比较研究——以古汉语“所”字结构为例
宋 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22-.  
摘要( )   [HTML]()   PDF(3255KB)( )
从句的概念虽然很少出现在国内语法学著述中,却是现代语法理论必不可少的概念,许多语法规则与从句有关。由于汉语动词无定式与不定式之分,英语中差别明显的简单句、复杂句和从句在汉语中区分十分困难。本文对照英语从句,利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显性特征,来发现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隐藏的特点。根据英语从句的一些类型特点,从句法表现和语用表现、标句词等方面,对比分析英语从句和“所”字结构,旨在论证古汉语“所”字结构是从句结构,“所”是一个标句词,进而归结“所”字结构和英语从句的异同及其类型学特征。
翻译研究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张爱玲《桂花蒸,阿小悲秋》自译与他译比较研究
黎昌抱 黄金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29-.  
摘要( )   [HTML]()   PDF(5298KB)( )
本文立足译者主体性视角,基于汉英语料,运用文本分析工具,从受动性、主观能动性和为我性3个方面对《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自译作和他译作进行对比分析。文章认为,自译作言简意赅,自由洒脱,译者主观介入较为明显,译者主体性比较张扬;他译作忠实通顺,严谨完整,译者主观介入并不明显,译者主体性有所受制。
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林译和杨译《碾玉观音》译介比较研究
岑群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39-.  
摘要( )   [HTML]()   PDF(3577KB)( )
本文基于翻译社会学角度,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重要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为分析工具, 比较译介较为成功的古代杭州小说《碾玉观音》(林译the Jade Goddess、杨译the Jade Worker)的英文译介过程,考察特定社会关系下原文本选择和译本生产过程,兼及传播和接受。文章认为两个译者都在所在文学和翻译场域内充分运用资本、发挥译者惯习;在传播接受上,林译是艺术和商业双赢,而杨译胜在文化传播。
国内近30年变译研究综述
杨 昆 毛延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46-.  
摘要( )   [HTML]()   PDF(3656KB)( )
变译研究由来已久,变译理论的论证与确立使得相关研究在过去10年间迅速发展,已然成为翻译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对该领域研究进行实证性梳理、总结有助于明确该领域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发展方向。本文对30年来刊登在CNKI上的翻译类和外语类重要刊物进行总结,就变译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应用实践进行探讨。研究发现: 从1984年开始,变译研究经过了10年的实践转变期,10年的理论论证期,近10年来理论逐渐成形、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应用实践逐渐扩大。文章认为,语言学理论和哲学思想是变译研究发展的根源,实证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是变译研究的方向,变译理论的实践应用范畴不但应该越来越广,而且应该越做越精。
外国文学研究
艾米丽•勃朗特的“荒原”情结与生态意识
吴梅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53-.  
摘要( )   [HTML]()   PDF(3111KB)( )
在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e)的生命历程及其文学创作中蕴含了一个的重要意象——“荒原”,本文以“荒原”为介入点,分析“荒原”在其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3个层面:空间物质层面、独立的有生命的个体层面、精神象征层面。通过对这3个层面深入细致的解读,挖掘其中包含的生态智慧,考察艾米丽•勃朗特的“荒原”意识折射出的生态文化寓意和精神文化价值,反思人类文化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我们今天这个充满生态危机的时代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意义的启示。
国内外洛林•汉斯贝里研究评述
李云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59-.  
摘要( )   [HTML]()   PDF(4223KB)( )
美国黑人女性剧作家洛林•汉斯贝里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不断发展着的文学批评理论又使研究的空间不断被拓展与延伸,研究视角日趋多样化。本文对国内外学界关于汉斯贝里及其戏剧作品研究的大致状况加以评述,以期对国内汉斯贝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逃离》中女性哥特主义元素的分析
吴端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67-.  
摘要( )   [HTML]()   PDF(3615KB)( )
女性哥特作品自其诞生以来,一直书写给女性个体带来焦虑和恐惧的“幽灵”。这种焦虑与恐惧来源于女性独特的生理体验、角色设置、女性特质和女性空间的束缚,女性因自身性别身份而不安。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中也含有女性哥特元素。本文梳理了女性哥特主义的发展,分析了哥特范式中的女性被囚禁、被惩罚、母女关系、性等几个重要要素在门罗小说中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门罗的小说采取了更隐秘的女性哥特表达,每一篇作品中都有一个黑暗的秘密直指人心,哥特元素增加了作品的张力,恰当地传达了女性的角色体验,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怀。
外语教学研究
基于SBI的成人口语策略教学实证研究
沈翠萍 谭翔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74-.  
摘要( )   [HTML]()   PDF(4356KB)( )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SBI的融入式口语策略教学项目对提高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者口语水平及策略意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融入式口语策略教学尽管没能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口语水平,却增强了其元认知策略意识,这为今后开展策略教学研究提供了实证数据和借鉴作用。
专家视点(外语)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二外阿拉伯研究中心的实践探索
肖 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4): 82-.  
摘要( )   [HTML]()   PDF(453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