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名家论坛
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的接口问题
陆俭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3-20.   DOI: 10.12002/j.bisu.150
摘要( )   HTML( )     PDF(1578KB)( )

本文所说的当代语言学理论包括当代形式派、功能派、认知派的前沿理论,也包括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本文所说的外语教学,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讨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接口问题,实际是要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外语教学是否需要当代语言学理论?二是外语教学对语言学科的理论建设是否能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本文通过具体事实对上述两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本文最后指出,当代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可以接口,而且必须接口。外语教师学习、掌握好当代语言学理论并自觉运用于外语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善于将学术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这是解决好接口问题的关键。为此,外语教师,包括汉语教师在内,不要也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而一定要使自己既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同时又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者。

语言学研究
句法-音系的交互与汉语韵律层级理论研究
赵永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23-44.   DOI: 10.12002/j.bisu.149
摘要( )   HTML( )     PDF(2014KB)( )

语言之间具有共性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语音表征方面,体现为个别音位的差异;而在音系表征方面,主要体现在音位组合模式和韵律模式的不同。韵律结构的系统研究,一直是西方音系学理论研究的课题之一。英汉两种语言在韵律模式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音节、音步和节奏模式等方面。通过对韵律音系学及韵律层级理论的回顾和考察,尤其是与目前汉语韵律层级结构理论框架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韵律层级观可以用来解读句法对音系变化,尤其是韵律变化的制约作用。汉语韵律结构存在Nespor & Vogel(2007)所提出的韵律层级普遍规则,也符合其有关韵律严格分层的假说。当然,汉语韵律结构层次的分析也为韵律结构层次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性论据。

句法制图理论框架下汉语非完整体句式中非完句效应的消解机制以及时间锚定法则
陆志军, 温宾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45-61.   DOI: 10.12002/j.bisu.148
摘要( )   HTML( )     PDF(1564KB)( )

本文依据句法制图理论框架分析汉语非完整体句式的非完句效应,详解非完句效应在不同句法域的多种形态句法消解手段,并提出时间锚定法则从语义层面详述内/外在时间性在非完整体句式的表征方式。不同于进行体标记“在”,普通非完整体标记“着”表现出显著的非完句效应。非完整体句式的时间锚定就是依据断言时间AST-T对事件时间EV-T作出评价。进行体标记“在”的[+中心耦合]特征表明AST-T时间处于EV-T之内,因此具有独立的时间锚定功能。而“着”的[u中心耦合]特征体现AST-T与EV-T之间的重叠关系,只能确定VP域内的内在时间性。在VP之上的各个句法域中,中心语“着”作为一个算子Op,需要被成分统制它的完句成分所约束并为其[u中心耦合]特征赋予具体时值来确定其外在时间性,从而实现时间锚定功能并满足句法—语义映射的要求。

翻译研究
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研究述评
吴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62-75.   DOI: 10.12002/j.bisu.151
摘要( )   HTML( )     PDF(1580KB)( )

伊藤漱平既是红学家,又是版本考据家,同时也是蜚声世界的著名翻译家。他将日本的红学界与中国及世界接轨,让日本的红学在蓬勃发展的世界红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为《红楼梦》的译介与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与伊藤漱平如此之高的《红楼梦》翻译成就相比,对其《红楼梦》翻译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尽人意。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考察后发现:首先,尽管最近五年有一些成果问世,但从总体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本身的研究力量薄弱,成果较少;其次,缺乏通过翻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其译本的新探索;另外,对于伊藤漱平《红楼梦》译本的文体问题、读者接受度等重要问题也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进一步提出,今后的研究应与当代译学理论最新成果有机结合,拓宽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译学理论真正地融入文本。

外国文学研究
越墙而过的天路历程———《幸存者回忆录》中异质空间的解读
沈洁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76-85.   DOI: 10.12002/j.bisu.142
摘要( )   HTML( )     PDF(1240KB)( )

在20世纪后期西方学界空间转向的学术思潮影响下,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四门城》之后的幻想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空间化特色。她进行了一系列“异质空间”的缔造,以此为容器承载着作家赋予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幸存者回忆录》中的“墙后面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幻想与回忆的异域,小说主人公在此践行了一场别样的超越现实的天路历程,通过跨越客厅墙壁而踏入“另一个空间”进行着一次次的心灵洗涤,最后实现精神升华,突破了尘世间生存的种种困囿。本文认为这一异质空间的存在既展现了作家对苏菲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她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它又是一个将时间空间化了的场所,承担着独特的空间叙事功能,推动着小说的整个叙事进程。

《红酋罗伯》中的如画美学与现代英国社会变革问题
赵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86-99.   DOI: 10.12002/j.bisu.146
摘要( )   HTML( )     PDF(1571KB)( )

本文以英格兰作家笛福的《大不列颠全岛环游记》为参照,结合18世纪初到19世纪早期的英国社会历史背景,详细分析了苏格兰作家司各特如何在其历史小说《红酋罗伯》中利用当时流行的如画美学理论以及园林建造活动来书写现代英国社会变革问题。本文的结论是,司各特的如画视角是对笛福笔下美丽的、以商业活动为主导的现代英国“社会园林”的必要补充与颠覆。同时,在《红酋罗伯》中,小说作者形象而戏剧性地展现了18世纪作为英国一部分的苏格兰在快速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商业社会转变时的复杂与矛盾特征、现代人的困境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现代个体的分裂与痛苦。然而,面对现代英国的加速变革,司各特如画的社会理想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外语教学研究
基于符码理论的英语课堂授课模式辨析
李战子, 王炜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100-113.   DOI: 10.12002/j.bisu.155
摘要( )   HTML( )     PDF(1417KB)( )

学界对于英语课堂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聚焦在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教师语言与文化认同、教学互动等各个方面。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新理论——合法化符码理论出发,通过课堂观察,对三种课型的提问和回答环节进行了语义重力分析,试图辨析和厘清课堂观察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特别对英语课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的独特优势、英语课堂教学中启发式互动对于知识积累的效用以及提问和回答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利弊辨析,提出了注重知识符码的一些思考。

书评
汉语熟语研究的神经认知视角——评张辉《熟语表征与加工的神经认知研究》
胡晋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114-121.   DOI: 10.12002/j.bisu.147
摘要( )   HTML( )     PDF(1211KB)( )

汉语熟语历史悠久、储量丰富、使用广泛,反映了说汉语的人的思维独特性。对汉语熟语进行研究可洞察和深入探讨熟语理解中的认知过程。张辉教授的新作《熟语表征与加工的神经认知研究》是其15年来关于汉语熟语研究的成果结晶。本书共287页,分为15章,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汉语熟语中主要的次范畴进行了研究,其中涉及成语、谚语、歇后语以及浮现中的熟语性构式。本书将语言学的理论与神经语言学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试图达到两者的互证,为语言理论的构建、尤其是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佐证,丰富了我们对语言在大脑中加工和理解的认识,并为心理语言学语言理解模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语言理论与神经科学方法的关系极其复杂,在跨学科视角下,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悬而未决,亟需一个互通平台。本书结合语言学和大脑的观点,既汇报了全新的科学发现,又提出了适切的理论框架,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学术和实践价值。本文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并作简评与展望。

形态与音系的关联及其处理——《形态与音系的交互作用》介评
宋劲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2): 122-128.   DOI: 10.12002/j.bisu.162
摘要( )   HTML( )     PDF(1545KB)( )

形态与音系是语法的两个不同方面,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了解形态—音系的互动方式并探讨合理的处理方法,对于深化对语言的认识、构建语言学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形态与音系的交互作用》就是一部关于这方面的综览性专著。它以形态—音系互动类型为线索,讨论了形态敏感音系、过程形态、韵律模板、重叠、中缀、交错效应、推导环境效应、音系对形态的干涉、加括号悖论、范式效应等一系列自然语言现象;针对各类现象,它都配备了具体的语言材料,介绍了相关的处理方法和理论要点,并对竞争性的观点进行了比较。本文概括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讨论其对汉语研究的启示,并对通过削弱模块性换取分析灵活性的处理方法提出商榷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