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30 上一期   
名家论坛
典籍翻译的下一步
潘文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3-15.   DOI: 10.12002/j.bisu.537
摘要( )   HTML( )     PDF(1773KB)( )

截至2022年年初,“大中华文库”丛书已经翻译出版了112种英译中华经典著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国内的典籍英译工作可以算告一段落。那么,除了继续开展其他语种的翻译外,我国典籍翻译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本文提出了4点建议,即史料整理、比较研究、拓展深入和人才培养。其中,史料整理是对典籍外译历史的考察和整理;比较研究是通过对译品的比较提高未来翻译的质量;拓展深入是指不断扩大所译典籍的范围,并持续加深对这一范围的认识与思考;人才培养则注重提高译员的中文、英文和文化知识水平,特别是中文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在这4个方面,笔者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辛斌, 王永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16-28.   DOI: 10.12002/j.bisu.527
摘要( )   HTML( )     PDF(1650KB)( )

进化心理学试图从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性进化的角度阐释其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以往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认知语言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导致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本文引入语用学与关联理论,并结合认知框架,试图分析这些理论在解释和解读阶段对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贡献。本文认为,认知语言学方法能够减少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主观臆断性,提供更具阐释力的分析模型,从而提升话语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我们认为,未来的批评话语分析应更多地关注受话者认知表征的建构,以验证进化心理学提出的心理模块或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学术论文写作的挑战与变革:借助ChatGPT直接生成一篇学位论文的实验
蔡基刚, 林芸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29-42.   DOI: 10.12002/j.bisu.528
摘要( )   HTML( )     PDF(1822KB)( )

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ChatGPT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翻译和写作,但利用这一大语言模型撰写学术论文的案例还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利用ChatGPT直接生成一篇学位论文,以观察和探讨该工具的适用性。笔者选择了一个应用语言学论文主题,要求ChatGPT生成论文的题目、大纲、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讨论、结语、摘要和参考文献等各个部分。结果显示,ChatGPT能够根据假设的数据,生成一篇内容和语言俱佳的高质量论文,效率很高;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如引用的研究过时、信息失真、观点和解释不一致或不相干、给出的引用和出处不可靠等问题。鉴于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笔者建议在高校学位论文写作课程中引入这一技术并将其置于教学核心位置,帮助学生掌握向ChatGPT提问、发指令的方法,并借助ChapGPT学习论文写作(如设置论文主题)的必要知识及辨别错误的技巧,尤其是要让学生学会遵守学术诚信规范、避免抄袭剽窃,全面提高其数字素养。

语言学研究(体认语言学专栏 主持人:王寅)
从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浅析体认语言学的哲学意蕴
马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43-53.   DOI: 10.12002/j.bisu.529
摘要( )   HTML( )     PDF(1595KB)( )

本文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包括语言生成的物质来源、语言的认识基础、语言认识系统的实践性3个方面),剖析了体认语言学基于“体”“认”所建立的“现实—认知—语言”和“互动—概念隐喻—隐喻表达”的理论模式。体认语言学是中国本土化的认知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对其进行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理解和阐释,凸显“体”与“认”的互动作用对于推动认知语言学前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体认语言学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当代发展的促进意义。

新兴网络问候构式的体认社会语言学阐释
肖德铭, 魏在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54-69.   DOI: 10.12002/j.bisu.530
摘要( )   HTML( )     PDF(1889KB)( )

2020年年底,一类以“早安,打工人!”为原型构例的新兴网络问候构式在青年群体的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中出现,其虽有寒暄问候语之形,表达的却是自我调侃之义,具有构式特征。构式语法此前较多关注语法构式,对特定人群使用的构式变体和构式存储的社会信息关注不多。本文基于体认社会语言学的相关论述,首先从社会生态角度(即行动的自我、朋友圈受众和社会事件)出发,细化了体认原则,并基于此首次详细归纳了新兴网络问候的构式信息,揭示了其流行和能产的体认动因。研究发现,该构式具有建构言者临时社会身份的功能,其原型构式义的产生可归结为“主体 - 自我”分离式类属隐喻、场景转喻、虚实对比和听众角色识解等4种体认方式。本文认为,体认社会语言学的初衷和语言变异研究的第三次浪潮在学理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译者行为批评的国家视点
任东升, 焦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70-82.   DOI: 10.12002/j.bisu.531
摘要( )   HTML( )     PDF(1673KB)( )

“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的提出为译者行为批评提供了“国家”视点。国家翻译实践是一国翻译实践史之主流,因此有必要从国家视点出发,对译者行为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对翻译史上玄奘译经等翻译实践的再检视发现,翻译可以上升为“国家行为”,既是语际实践,也是话语实践和政治实践。国家视点的译者主体可扩展为“国家 — 机构 — 译者共同体 — 个体译者”多位一体,译者属性与类型呈现出三维特征。国家视点的译者行为是以国家利益和国家价值的实现为导向的行为,个体译者行为与译者共同体行为的互动关系体现了“国家 — 共同体 — 个体译者”意志体间的密切联系。在文本、语言、行为和社会之外,引入国家视点,构建“语言 — 社会 — 国家”三维一体的译者行为批评模式,可为译者主体性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带来新启发,更好地实现国家翻译实践理论的批评功能。

译者行为研究(主持人:周领顺)
译者行为的认知翻译学观
谭业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83-100.   DOI: 10.12002/j.bisu.532
摘要( )   HTML( )     PDF(1832KB)( )

如何界定译者行为?能否基于某一理论或范式,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框架,通过系统性研究生成新知?本文尝试从认知翻译学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思考,具体探讨译者行为概念的层次、具身属性和分析范畴,阐释译者行为认知研究区别于传统研究的特征和维度,进一步明确译者行为认知研究的目标、维度、问题和方法。

《三国志平话》的文本重塑与学者型译者行为研究
李鹏辉, 张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101-115.   DOI: 10.12002/j.bisu.533
摘要( )   HTML( )     PDF(1891KB)( )

本文以两位汉学家伊维德和奚如谷的合译本《三国志平话》(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Plain Language)为研究对象,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视角考察翻译内在生成性赋予《三国志平话》英译本的生命活力。研究发现,在翻译内层面,译文求语言之真,重塑了原文本的叙事风格;在翻译外层面,译者通过学术性序言、大量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拓展了学术空间,从而实现了学者型译者务西方汉学研究之实。作为学术性翻译的典范,该译本为中西学术的平等对话与三国系列文学艺术的多元传播提供了契机。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外译者行为相关研究考察——兼与我国译者行为研究对比
黄鹂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116-132.   DOI: 10.12002/j.bisu.534
摘要( )   HTML( )     PDF(2198KB)( )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中枢,受到国内外翻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法考察了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中涉及译者行为的文献,研究结果显示:①国外学界使用社会学概念、批评话语分析范式和实证—实验法探讨经典文本翻译行为、自译行为、俚语翻译行为、译者搜索和修正行为、译者行为和心理认知;②国外学界尚未形成“译者行为”特定研究领域,往往借译者行为之名,行翻译社会学研究、翻译过程研究、译者能力研究和翻译认知研究之实。国外研究零散发展,附属于其他译学领域,而我国已形成术语完备、理论成形、方向聚焦、课题多元的译者行为研究领域。国外广泛使用的语料库法、民族志法、实验法以及三角互证法等主流研究方法对我国译者行为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青年学者论坛
日本“一带一路”新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
孙成志, 晋鑫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133-146.   DOI: 10.12002/j.bisu.535
摘要( )   HTML( )     PDF(2000KB)( )

日本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经历了“质疑”“观望”“区域性合作”3个阶段。本文基于自建的《朝日新闻》“一带一路”倡议专题新闻语料库,将批评隐喻分析框架应用于日语新闻语篇,分析新闻话语如何借助隐喻策略来表征日本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模式转变。研究发现,在3个阶段中,新闻话语的隐喻策略经历了由冲突类隐喻、旅程类隐喻到建筑类隐喻的阶段性调整,隐隐地再现了由冲突、竞争向局部合作的历时性态度转变。本研究表明,基于新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是客观再现社会行动者主体现实态度、意向和价值判断的有效话语识解手段。

趋近化理论视域下的危机话语研究——基于智利社会危机的案例
刘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 147-160.   DOI: 10.12002/j.bisu.536
摘要( )   HTML( )     PDF(1861KB)( )

本文以批评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趋近化理论视角出发,对智利时任总统皮涅拉在该国2019年10月至12月爆发社会抗议期间的公开讲话文本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社会危机话语的空间建构和话语策略的运用,并对相关话语进行社会解释。研究发现,为了妥善应对本国爆发的暴力抗议活动,智利领导人在其社会危机话语实践中综合运用了趋近化理论中的空间、时间和价值观趋近策略,其中空间趋近策略的应用最频繁,价值观趋近策略次之,时间趋近策略的应用最少。在具体分析相关话语在空间、时间、价值观趋近策略方面的使用情况后,本研究发现智利时任总统皮涅拉的危机话语实践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首先,其目的在于稳定社会秩序、提振经济,以此提升民众的支持率,为谋求连任奠定基础;其次,旨在鼓励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最后,意在阐明政府将采取措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结构性社会矛盾,对外打造一个“富强、公正、以人为本”的新兴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