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3-6539 CN 11-2802/H
导航切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最高引用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论文查重
读者服务
订阅服务
E-mail Alert
期刊规章
侵权盗版防范
审稿流程及规范
校对工作规范
编委会制度
绩效考核办法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3-12-31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语言学研究
翻译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语言学研究
Select
基于既往理论和实证的岛效应再研究
张智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1-8.
摘要
(
) [
HTML
](
)
PDF
(4369KB)(
)
岛效应作为复杂的句法现象,其研究历来存在争议。转换生成语法理论通过空语类原则和邻近原则来解释这一现象,但难以涵盖所有岛效应现象,其对论元和非论元所采取的不同移位原则也存争议。相关实证研究证明句法岛效应属于句法违例,但对其具体形成机制不甚了然。本研究从容留空位和句法语义模糊的角度试图给句法岛效应新的理论阐释。
Select
语言学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转向——乔姆斯基近期语言学思想述评
吴 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9-17.
摘要
(
) [
HTML
](
)
PDF
(5190KB)(
)
20世纪7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具有生物学属性,这一科学信念为许多遗传学家和模块生物学家所赞同和接受。在回顾乔姆斯基语言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生物范式转向是乔姆斯基语言学研究的必然发展。乔姆斯基把进化—发育生物学相关理论和原理引入语言学研究,完成了语言学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转向。本文认为生物语言学转向得益于生物学、神经心理学等领域的新发现及相关科学的发展。生物语言学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因此在遗传基因与语言环境对语言及语言习得的影响和决定作用等方面依然存在争议。
Select
时间概念空间化的认知机制研究
卢卫中 郝文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18-23.
摘要
(
) [
HTML
](
)
PDF
(3169KB)(
)
时间概念空间化的相关研究认为,隐喻是这一现象背后的唯一内在认知机制。本文认为,作用于时间概念空间化的认知机制除了隐喻机制之外,还有转喻机制和隐转喻协同机制。本研究表明,时间的空间化并不完全等同于时间的空间隐喻化;在某些情况下,转喻认知机制不仅可以单独作用于时间的空间化过程,而且还可以协同隐喻机制,共同作用于此过程,从而使时间概念获得空间意义特征。
翻译研究
Select
汉英口译语篇中的情态手段及其功能分析
符荣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24-29.
摘要
(
) [
HTML
](
)
PDF
(3047KB)(
)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情态是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资源,可以借由情态动词、情态副词、谓语扩展式和情态隐喻等手段体现。口译活动涉及三方交际,是一种意义传递行为,人际意义的再现对口译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情态角度切入,分析了一场总理记者招待会口译的语篇特征,并借此强调口译过程中熟练驾驭各类情态手段对呈现源语的人际内涵和保证交际效果的重要性。
Select
晚清西学东渐:翻译出版的媒介张力
张 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30-35.
摘要
(
) [
HTML
](
)
PDF
(3311KB)(
)
作为晚清西学东渐的主导媒介,翻译出版在引进西方科学文化、促进中国新旧更替等方面均显示出巨大的张力。本文通过剖析翻译出版发轫的历史条件及其勃兴的社会基础,揭示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翻译媒介的动因、意义和局限,为当今信息社会媒介研究范式提供依据。
Select
忠诚 变通 适应——马礼逊《圣经》翻译思想述评
黄晓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36-41.
摘要
(
) [
HTML
](
)
PDF
(3260KB)(
)
本文从翻译伦理、翻译标准、翻译策略解析马礼逊的翻译思想。研究发现:作为中国境内《圣经》全译本的首译者,马礼逊以笃信上帝为《圣经》的翻译伦理;在翻译标准方面,他视《圣经》为“上帝之言”而力求忠实原文,同时以朱熹式经典注疏与《三国》文体相结合的“简晰”、“达切”风格迎合中下阶层;在God译名问题上,他
弃用“天主”以示与在华遭禁的天主教划清界限,另辟蹊径提出多个译名共同使用、通过传教实践择善取之的翻译策略。
Select
电影片名翻译的互文性探析
李建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42-47.
摘要
(
) [
HTML
](
)
PDF
(3121KB)(
)
电影片名起着导视的作用,电影片名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影的宣传效果。本文借助哈蒂姆对互文指涉的界定,通过分析电影片名中的互文现象以及研究其相对应的译文,探讨互文性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行机制及翻译策略。文章指出,在翻译电影片名时,译者要不断增强互文性意识,采用虚化和实化的翻译策略,正确处理互文指涉的保留与转换,从而使电影片名翻译达到最佳效果。
外国文学研究
Select
玛丽·罗思夫人的主体建构——论《潘菲利亚致安菲兰瑟斯》中的“忠贞”
王珊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48-54.
摘要
(
) [
HTML
](
)
PDF
(3703KB)(
)
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女性创作的彼特拉克体十四行组诗,玛丽·罗思夫人的《潘菲利亚致安菲兰瑟斯》是对这一传统男性文体的可贵尝试。本文结合早期现代英国的社会背景和女诗人的个人语境,通过对组诗中“爱情”主题的考察,探讨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被动的客体地位对创作的影响,并详细辨析了女诗人是如何通过标举“忠贞”这一核心理念,曲折地争取两性平等、塑造女性自身的主体地位的。但是女诗人塑造的“忠贞”形象,暗合了将女性客体化的社会伦理话语,这使其主体建构行为获得合法性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自我消解的矛盾。
Select
从去神话角度解读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
张建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55-62.
摘要
(
) [
HTML
](
)
PDF
(5210KB)(
)
对客观历史(第一历史)再现式的叙述常常被称为“第二历史”。“第二历史”不但记录和保存着“第一历史”,同时出于政治、文化等需要,还不断改动甚至取代着“第一历史”。美国的“第二历史”既是奋斗史和民主史,也是一部对无数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神话化加工处理的“第二历史”。在这种被神话化的“第二历史”形成的“拟态环境”中,大多数公众长期浸淫于其中并受其约束,对于“第一历史”的认知会发生偏差而成为“第二历史”的人质,并受其控制。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通过看似平凡的家庭故事,聚焦了美国“第一历史”被神话化为“第二历史”后,对个人命运的夺取、控制甚至毁灭的过程。同时以此为契机,罗斯对美国“第二历史”进行了去神话解读,而他这种对个人命运与美国历史之间关系的深刻思索同时也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转向。
Select
文学文化学视阈下苏丹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份构建——以《迁徙北方的季节》为例
张丹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63-67.
摘要
(
) [
HTML
](
)
PDF
(3191KB)(
)
本文以文学文化学理论为基础,从文化的视野解读塔伊布·萨利赫的著名小说《迁徙北方的季节》,探讨小说题材的创新意义和问题意识,从殖民历史、种族冲突、情感纠结等角度剖析小说主人公身份构建的困境,重点分析主人公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基因遭遇西方强势文化冲击时的内心体验,从而进一步解释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发展轨迹。解析苏丹早期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脉络,有助于深入探析对阿拉伯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本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从而准确把握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时代属性。
Select
无声的出席——厄登·冯·霍尔瓦特的静止戏剧研究
陈 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68-75.
摘要
(
) [
HTML
](
)
PDF
(4170KB)(
)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厄登·冯·霍尔瓦特的静止戏剧。霍尔瓦特是一位用德语进行创作的奥地利—匈牙利作家,是20世纪20、30年代最重要的德语剧作家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霍尔瓦特剧作中的各种类型的“静止”,向读者展示了现代戏剧中除了梅特林克和契科夫作品之外的静止戏剧,并从社会批判层面对“静止”产生的原因作了挖掘。本文的意义在于丰富现代戏剧的类别、加深对现代戏剧的认识。
Select
“自我”建构的镜像误区——重读凯特·肖班的《觉醒》
郝 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76-80.
摘要
(
) [
HTML
](
)
PDF
(2610KB)(
)
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觉醒》讲述了主人公艾琳娜不愿做家庭的奴隶,勇敢地走出家庭,追求爱情和事业的故事。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解析了艾琳娜在男权社会中建构“自我”的艰辛历程:她对男权社会“镜像”的认同导致了其“自我”的异化,而在“他者”的生活中也无法寻求到正确的出路,最终只得抛弃女性主体意识,以男性的姿态去生活。她陷入了“镜像”的误区,无法建构真正的“自我”。
Select
新旧时代之间的彷徨——评奥斯卡最佳影片《老无所依》
刘 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81-85.
摘要
(
) [
HTML
](
)
PDF
(2806KB)(
)
作为2007年第8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老无所依》将20世纪70到80年代的美国社会作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德克萨斯,围绕牛仔、杀手和警察之间的追杀与逃亡的故事。本文将在社会学的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理论指导之下,结合心理分析和电影文本分析的方法来解析片中3位主人公在社会转型中各自心理上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借助于上述理论和分析方法,本文一方面意在描绘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人在社会转型期间的精神和道德状况以及传统习俗的丧失;另一方面揭示国家对于经济和物质利益的过度偏重所造成的对其国民在道德和精神领域的消极作用。
Select
解析韩国社会的“官本位”现象
金振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
12
): 86-86.
摘要
(
) [
HTML
](
)
PDF
(448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