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43(2): 111-115 doi:

会议综述

探索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新文科背景下高等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专题学术论坛综述

撰稿人:邓世平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基金资助: 本文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关键本土语言研究”项目编号(ZAI135-78)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胜任力视域下上海大中小学外语教育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019BYY017)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传承与创新视角下的上外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7114003)
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四届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关键土著语言文化通识课程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114214)

PDF (5326KB) 摘要页面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引用本文

撰稿人:邓世平. 探索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新文科背景下高等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专题学术论坛综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43(2): 111-115. DOI:

作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均指出,高等院校应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2021年4月9日—11日,由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课程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承办的“新文科背景下高等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专题学术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外语教育领域的300余位专家、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文基于对与会专家学者发言内容的梳理,讨论了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实施、研究等问题,希望能为深入推进我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提供借鉴。

一、会议内容

此次论坛分为嘉宾致辞、主旨报告和分论坛三个环节。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社长胡加圣教授致闭幕辞。

查明建教授指出,此次论坛对接新文科战略,聚焦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对推动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就如何在通识教育以及外语教育中落实课程思政,他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对接国家战略,倡导外语大思政;二是对标人才需求,抓好外语新基建;三是围绕思政主线,探索外语新机制。

李维屏教授认为,外语通识课程在阐释世界文化的异同、促进文明互鉴与中外人文交流中具有独特作用。为适应时代需求,外语教育必须由重视工具性、技能性和应用性向强化人文性、通识性与创新性转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加圣教授认为,课程思政研究是目标,通识教育是基础。此次论坛从新文科视角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是外语界对国家教育方针的积极回应,对于践行全人教育使命、深化外语教育改革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浙江工商大学蒋承勇教授、四川大学石坚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岚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肖维青教授等专家先后作了主旨发言。概而言之,此次论坛的发言内容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以理念创新推进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刘建军教授指出,新文科呼唤外语学科知识体系重构以及教育教学方法革新,今后外语教育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董洪川教授以翻译教学为例,指出唯有秉承通识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理念,方能实现外语教育的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石坚教授认为,为实现外语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外语教育必须实现从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译”技能到培养学生“读写思辨创”能力及素养这一转变。

二是讨论不同外语专业、外语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肖维青教授结合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指出应以创新的方式方法实现内容融合,以点带面,打造点线面贯通的立体化课程思政体系。周敏教授认为文学教学不应只关注作品的艺术特征,更应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艺术特征背后的意义与权力建构,提高其批判意识与思辨能力。

三是探索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抓手。董洪川教授强调应实现教学组织模式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王岚教授认为应当发挥教师和教材作为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教师要带领学生关注、思考语言材料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陈新仁教授则指出,外语教材编写和使用对于实现价值观的正确引领至关重要,值得关注。

四是聚焦网络信息技术在推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蒋承勇教授以《西方文学名著欣赏》在线通识教育课程为例,直观、生动地展现了如何将技术融入文学课堂,并借此深化高校人文学科的通识教学。他认为,技术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探究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使其成为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推进器。董洪川教授也指出,开发基于技术支持的多元学习材料对于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教学的价值引领非常重要。

在分论坛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教师代表结合相关院校的改革实践,从微观视角探讨了思政元素在不同类型课程中的融入、外语课程思政资源(包括教材)的开发、外语课程思政与教师发展等问题。

此次论坛具有三个突出特点。首先,内容上既有新文科和通识教育理念下外语课程思政的宏观思考与总体规划,又关注不同专业、课程中如何落实课程思政的微观路径;既有关于外语课程思政重要逻辑、理念等问题的学理论断,也涉及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课程思政实施维度的具体探索。其次,论坛将新文科、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在一起,为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最后,论坛组织高效有序,为高等院校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强化外语课程思政和通识基础教育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文汇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总之,论坛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路径,深化了学界和一线教师对外语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的理解,进一步理清了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行动路线,也为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启示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有新认识、新理念、新抓手,课程思政与教学过程的结合“要有一个勘探、发掘、冶炼、加工的过程”(新华网,2020)。笔者认为,此次论坛对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实现理念转变,以通识教育指引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通识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涉猎多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范式,形成多元、立体的知识能力结构与思维方式,从而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可见,通识教育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效路径(郑庆华,2018)。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仅仅是在课程教学中加入一点思政元素,它反映的是一种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张敬源、王娜,2020)。因此,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识教育对于深化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张威,2019),如果将课程思政视为目标,通识教育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在外语教育中落实课程思政,应当充分发挥外语学科的跨文化、跨语言优势,秉承通识教育的理念,丰富并深化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其外语使用及研究能力,培养跨学科国际化综合素质。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更应打破原有的课程与语种藩篱,重构外语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基于问题导向开展跨学科、跨地域的探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帮助他们形成文化积淀、提高人文素养,成为兼具国家意识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第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多元化、差异化的外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阅读与写作等不同课程之间,文学与翻译等不同专业之间,大学外语与外语专业之间,传统学科方向与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之间,在课程思政元素的提取、具体教学环节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路径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现阶段,应当引导和支持教师在教学一线尝试差异化的外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形成多元外语课程思政方案。同时,应当组织课例展示、赛课、评课等活动,通过自评、学生评价、同侪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认真梳理一线教师积累的多元、有效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或路径,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总结,提炼出适合不同类型专业或课程的外语课程思政模式,并通过分享交流达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这类模式只代表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完善并根据具体教学实践进行动态调整。此外,在探索外语课程思政具体路径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探索信息技术手段所能发挥的作用,利用混合式教学、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形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形成特色,提高实效。

第三,持续加强外语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理论层面,黄国文、肖琼(2021)认为,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主要包含六个要素,即“为什么”“是什么”“谁来做”“何时做”“何处做”以及“怎样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是什么”和“怎样做”两个要素,专家们指出业界和学界对这两个方面的探讨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实际上,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逻辑、理据、本质、方法以及外语课程思政的质量评估体系等学理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实践层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外语课程生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外语课程体系面临调整;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对于教师的观念、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教材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估方式均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与变化均需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一起,开展科学全面的研究,将其凝练、升华为理论来指导外语课程思政实践,从而推动实现新的课程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黄国文, 肖琼.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

[J]. 中国外语, 2021(2): 1,10-16.

[本文引用: 1]

新华网.

吴岩: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

[EB/OL]. (2020-06-09)[2021-04-12]. http://education.news.cn/2020-06/09/c_1210653008.htm .

URL     [本文引用: 1]

张敬源, 王娜.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原则与路径探析

[J]. 中国外语, 2020(5):15-20,29.

[本文引用: 1]

张威.

通识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促进

[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2):36-38.

[本文引用: 1]

郑庆华.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10):9-14.

[本文引用: 1]

版权所有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邮编:100024
电话:010-65778734 传真:010-65778734 邮箱:flexuebao@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