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公告

我校成功举办“新时代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困境、挑战与出路”高端论坛

20221127日,由我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新时代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困境、挑战与出路”高端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8位知名专家做主旨报告,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300多名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相聚云端,共同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困境及应对措施。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程维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我校科研处常静处长主持。


与会领导、主旨报告专家、主持人合影


在致辞中,副校长程维教授首先祝贺本次论坛顺利召开,她对各位专家、学者通过云端参与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二外学报》编辑部为筹备本次论坛的召开所付出的辛苦努力表示感谢。接着,她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我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布局,特别介绍了陈毅副总理在我校建校之初提出的“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五会并举”外语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我校现在推行的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她随后指出,在高度全球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外语教育如何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平衡,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统筹谋划基础外语教育和高等外语教育的体系化建设实现最优化的布局,如何更合理地设置外语课程体系并实施课程思政,以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传播能力的新型高端复合型人才,这些都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正视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新时代我们外语界同仁义不容辞的责任。她认为,本次会议专家的主旨报告,正是直面这些问题和挑战,给出的我们外语人自己的答案,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外语界优秀学者的责任担当。最后,她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外语界同仁以后有机会常来二外,交流教学和学术研究心得,并对二外的教学科研以及期刊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永波研究员随后致辞。他介绍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组建后在学科和专业建设特别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举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执行主编周长银教授则介绍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困境、挑战和出路”作为二外学报举办的品牌性学术会议的由来及宗旨。


论坛主旨报告


论坛的主旨报告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执行主编周长银教授、我校科研处李朋波副处长、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鞠玉梅教授和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刘振前教授分时段主持。

《外国语》杂志主编束定芳教授的报告“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从人类知识获得的“柏拉图之问”开始,对Chomsky普遍语法所主张的儿童语言获得的“刺激贫乏”说提出质疑,认为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建立在一般的认知能力基础上,特别是记忆能力、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他通过儿童语言获得的真实案例阐释了儿童语言输入具有丰富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频率也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也就是说,儿童语言获得中所接受的语言刺激并不“贫乏”。另外,儿童语法能力的完善,也与交流范围的扩大、书面语规范、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密不可分。束教授指出,这些能对儿童早期的外语教育带来很多重要启示,即教育者一定要抓住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期,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对婴幼儿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要多与儿童互动,同时在儿童的外语教育中提供必要的语法讲解和规范性的干预。

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王铭玉教授的报告“新时代条件下的课程改革”认为,在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的文科教育(包括外语教育)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外语课程改革要在时态、管理、模式、目标和内容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守正创新,外语课程改革要崇尚“金课”,杜绝“水课”,王铭玉教授还提出了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和好老师的标准,并警示未来可能会被淘汰的几类老师的类型,对外语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教育部英语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的报告“新时代的基础英语教育:理念、目标与方法”认为,教育服务人才的培养,不同历史时期外语人才培养目的和目标不同,外语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教育体制、政策不断变化变革,教育资源与环境不断变化,都会导致外语教育的变化。新时代外语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与路径都需要改革和创新。程教授认为,新时代的基础外语教育应该做到关注内容、培养思维、创造思想,做到知行合一、考试与教学协同,同时还要理性对待翻转课堂等当下潮流性的东西。程教授的报告对于解决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副会长、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刘振前教授的报告“全语言:理论与启示” 介绍了由美国语言教育家Kenneth GoodmanYatta Goodman等提出和发展并且在英语国家中小学一语教学和二语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全语言理论,追溯了其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其语言观、学习观和语言学习观,并探讨这一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中国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蔡金亭教授的报告“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状与调控”认为,母语迁移广泛存在于外语教学中,从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来看,设法抑制负迁移,利用正迁移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从影响二语习得与语言迁移的因素入手,结合前人研究实例,介绍了语言迁移的调控路径,即强化二语输入、通过续作加强输出、提高跨语言意识、利用跨语言启动和训练执行控制能力。在介绍各路径时,蔡教授还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讨论了进行具体迁移调控的切入点和注意事项。

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主编、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的报告“新时代课程思政与外语教育人才培养”认为,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外语专业要思考对接的主要问题,外语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融通中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关键。“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是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使命。外语教育要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做出更大贡献。应该通过课程思政形塑价值观,从而在中外文明互鉴视野下更好地表达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接着,杨教授结合南京大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阐释了课程思政实施的具体路径,为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作了很好的示范。

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英语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的报告“新时代外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回顾了我国外语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4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外语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多科性从本世纪初成为外语学科的重要特征。在40多年的时间里,英语专业也经历了4次裂变,如今,“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外语学科发展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外语学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别区域学”已经成为一级学科,翻译专业有了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语言学也有望成为一级学科,这些都对外语学科形成了很大冲击。郭教授指出,要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看待外语教育,厘清外语教育的本质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多语种能力,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外语教育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的报告“瞄住国际传播,擘画我国外语教育新格局”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尤其是在我国的国际化和外语教育普及方面。但我国高端外语人才还很缺乏。中央最近明确提出,要提高我们的国际传播力。我们国际传播力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外语能力还不够好。语言是国与国之间信息传播的重要桥接,没有外语铺路和支撑,要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则难乎其难,中华优秀文化、中国故事、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等终将难以真正走出国门。加强外语教育研究、提高外语教育能力并高效培养外语人才,是因应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外语能力强,则国际传播力强。外语教育应担当时代使命,为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构建新格局。王文斌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了目前外语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的水平问题。教师应该是教育的创新者,应该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最后,王文斌教授提出,要构建我国的“外语教育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同时要努力提高我国外语教师的外语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提升我们的国际传播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王文斌教授所提出的外语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的水平问题,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指出了当前我国外语的关键问题所在。

论坛最后,鞠玉梅教授作了总结,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感谢。她表示,八位专家的报告展示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师资建设方面的战略创新思维,突出了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彰显了通过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及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的追求。这对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的全方位建设,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2-12-03 浏览: 1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