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详尽考察了三名普通话儿童被动义表达的初始习得样态,发现儿童最初用最简单的受事主语句“Sp + VP”结构表达被动义,并且儿童产出的“Sp+ VP”结构在句法语义特征上也与成人使用同类结构的特征吻合。儿童典型有标记被动句中的被字句在“Sp+ VP”结构习得之后的 3-5 个月依次产出,并且始现的被字句包含两个论元,另一方面,“Sp+ VP”结构中的动词都在独词句阶段使用过,因而本文认为被动义表达方式经历了从动词到单论元受事主语句再到被字句的建构过程。表被动义的“Sp+ VP”是通格结构,属于施通格语言模式,有标记被动句则属于主宾格语言模式,普通话儿童被动义初始表达方式的习得历程表现出从施通格语言到主宾格语言的发展特征。儿童最初使用单论元受事主语句表达被动义,输入的作用表现为不充分必要条件,决定性因素应为“Sp+ VP”结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一个句子在句法、语义和功能上的需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