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BOLER M. Hypes,hopes and actualities:New digital Cartesianism and bodies in cyberspace[J]. New Media & Society, 2007(1):139-168.
|
[2] |
MARKUS H R &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2):224-253.
|
[3] |
NIELSEN M, SUDDENDORF T & SLAUGHTER V. Mirror self-recognition beyond the face[J]. Child Development, 2006(1):176-185.
|
[4] |
PAWEL E. The Nightmare of Reason:A Life of Franz Kafka[M]. New York: Farrar,Straus and Giroux, 1992.
|
[5] |
PRENTICE D A. The 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and collective self:A commentary[C]//SEDIKIDES C & BREWER M B. 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Collective Self. Philadelphia: Psychology Press, 2001:315-326.
|
[6] |
费希特.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 梁志学,沈真,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
[7] |
黄进. 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J]. 中国教育学刊, 2003(9):28-31.
|
[8] |
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M]. 田禾,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
[9] |
姜智芹. 主体意识与宿命抗争——卡夫卡的《变形记》解读一种[J]. 名作欣赏, 2003(6):87-100.
|
[10] |
卡夫卡. 卡夫卡全集:第5卷[M]. 黎奇,赵登荣,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a.
|
[11] |
卡夫卡. 卡夫卡全集:第7卷[M]. 黎奇,赵登荣,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b.
|
[12] |
卡夫卡. 变形记[M]. 张荣昌,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3] |
库楚斯. 卡夫卡的《诉讼》和《城堡》中叙述的方式与时间的演变[C]//叶廷芳. 论卡夫卡.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485-503.
|
[14] |
莱恩. 分裂的自我[M]. 林和生,侯东民,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
[15]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
[16] |
麦克尤恩. 梦想家彼得[M]. 孙仲旭,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7] |
萨特. 存在与虚无[M]. 陈宣良,译. 第3版.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18] |
萨义德. 东方学[M]. 王宇根,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
[19] |
舒斯特曼.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 程相占,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
[20] |
汤姆林森. 全球化与文化[M]. 郭英剑,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
[21] |
特纳. 身体与社会[M]. 马海良,赵国新,译.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
|
[22] |
夏建中.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
[23] |
阎嘉. 反抗人格[M].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7.
|
[24] |
杨新立. 现代性书写中的“主体之死”[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6):77-88.
|
[25] |
张玉娟. “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