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43(2): 101-110 doi: 10.12002/j.bisu.331

书评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白佳芳,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530004

An Encyclopedia of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to and Comments on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Bai Jiafa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责任编辑: 栗娜

收稿日期: 2020-08-29  

基金资助: 本文为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音离变英语的口译难度及质量提升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BYY032)

Received: 2020-08-29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白佳芳,博士,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530004,研究方向:翻译学、应用语言学。电子邮箱: baijiafang@163.com

摘要

劳特里奇出版社2016年推出的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一书以综合开阔的研究视野和跨学科融合的研究范式,广泛吸收与借鉴了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全面建构起口笔译研究的路线图和方法论,为读者提供了比以往论著更全更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指南,堪称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该书对丰富和完善口笔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和推动翻译学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拟对这一著作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学术特色及贡献,指出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旨在为国内口笔译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研究口笔译; 跨学科; 口笔译研究

Abstract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was published by Routledge in 2016. With its broad research vis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aradigm, this book has widely absorbed and borrow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any related disciplines such as sociology, culture, anthropology, linguistics, cognitive science, psychology, history, and education. I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ly constructed roadmap and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and provides readers with more complete and updated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than did previous works. Thus, it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n encyclopedia of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The book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and offers significant guidelines for enriching and perfect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 of this book and analyzes its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ibutions, as well as its limitation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domestic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Keywords: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PDF (1262KB) 摘要页面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引用本文

白佳芳.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43(2): 101-110. DOI:10.12002/j.bisu.331

Bai Jiafang. An Encyclopedia of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to and Comments on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21, 43(2): 101-110. DOI:10.12002/j.bisu.331

引言

近年来,跨学科和交叉学科背景下的翻译学研究持续升温,在理论建构和实证探索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目前国际翻译界尚缺乏一本综合口笔译研究、全面阐述跨学科视野下口笔译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著作。劳特里奇出版社2016年推出的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研究口笔译》)正是这一领域的破冰之作。该书主编为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多语与交际系主任、美国口笔译研究协会主席Claudia V. Angelelli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俄语与翻译研究教授、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创刊主编Brian James Baer博士。此外,来自英、美、德、法、中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名口笔译研究者参与了编写工作。该书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多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两个层面将翻译学的两个子学科——笔译研究与口译研究有机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口笔译研究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堪称一部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极具里程碑意义。本文拟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学术特色及贡献、局限性与不足加以分析,以期对中国译学界的口笔译研究有所裨益。

一、内容简介

全书由引言和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索口笔译”由两位主编共同撰写,第二部分“路线图”和第三部分“方法论”由各领域专家分章撰写。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口笔译研究的历程,指出该书是基于当今口笔译研究迅猛发展和口笔译博硕士项目不断增加的背景编写的。作者回顾了2000年以来出版的口笔译研究方法方面的主要著作,然后阐明了该书的区别性特征和编写目的——凸显和促进口笔译研究的跨学科性。

第一部分“探索口笔译”首先指出,根据不同的研究范式和传统,口笔译研究的概念有所不同,口笔译研究者们在借鉴相关学科并创建自身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研究语言、文化和交流中的相关现象。接下来,作者探讨了后结构主义理论方法的主要特征,如提倡将文化实践置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强调译者对意义的共同建构等。最后,作者介绍了口笔译研究的组成部分,即陈述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综述文献、探索研究方法、分析数据、讨论结果和得出结论与启示。

第二部分(1-11章)系统梳理并呈现了由11组相邻学科理论概念构成的口笔译研究“路线图”。

①主体性与角色:阐述了主体性与口笔译研究的联系,一是将口笔译视为一种社会行动,二是将口笔译译员视为社会行动者。其理论基础包括Talcott Parsons的社会行动研究、Weber的社会理论等。相关研究围绕口笔译的结构与特性、口笔译的社会功能以及译员角色展开。新的研究方向有:集体与个体口笔译、个体内部与超个体口笔译的比例与特征等。

②双语与多语:双语/多语与口笔译关系紧密,可从个人和社会层面进行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将语言视为整体生态资源的现代语言观。作者回顾了多个研究话题,如双语青少年的语言天赋及其口笔译潜力、儿童双语者的认知优势等;重点列举了Tribe & Raval(2002)关于英国多语译员的医疗口译研究、Valdes & Angelelli(2003)对双语和口译的交叉研究等;建议今后可从认知和社会视角展开研究;探讨了英语作为外语或二语对口译表现的影响等问题。

③认知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起,口笔译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翻译产品转向认知过程,心理学、双语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等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作者追溯了从早期释意学派到运用有声思维法、击键和屏幕记录法以及眼动追踪法等探索译员认知过程的研究历程,指出未来研究将继续受到三角互证和跨学科性影响,应关注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过程、社会情境视角下的口笔译认知过程等。

④合作与志愿者口笔译:随着新兴网络翻译社区的出现,合作与志愿者口笔译现象日益受到重视,其理论基础包括行动理论、功能主义和社会认知理论等。作者探讨了合作与志愿者口笔译、社会/社区口笔译、众包、字幕组翻译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网络众包翻译、翻译志愿者动机等研究及重点研究案例,建议今后可从口笔译产品或认知视角进行深入研究。

⑤口笔译译员的文学呈现:近年来口笔译成为电影和文学中的常见主题,口笔译译员开始出现在历史/爱情小说、科幻电影、电视剧、诗歌等多种文体中,这有助于提升人们对于翻译活动的认识与理解。该主题的3个研究方向为:基于文学文本的翻译理论研究、文学中翻译的隐喻潜力研究以及翻译文学和翻译现实研究。作者指出,未来可通过历史上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探讨口笔译译员的文学呈现。

⑥性别与性向:随着20世纪70年代妇女运动和同性恋运动的兴起,口笔译研究者开始关注性别与性向问题。相关研究围绕女性译者、译者性别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性别化语言的翻译策略和同性恋主题文学作品的翻译等展开。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性别翻译研究、性别对口译的影响等。

⑦历史与编史:过去30年间,有关翻译和译者的历史研究持续升温,历史学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翻译史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作者回顾了口笔译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如主题的多样化、翻译史研究的国际化以及对口译史的关注等;分析的典型案例包括Baigorri-Jalón & Sánchez(2010)关于冷战时期的口译研究。最后作者总结了对口笔译进行历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⑧口笔译教学:口笔译教学研究既包括理论方面,如认知过程研究,又包括应用方面,如教学和测试研究。其理论来源是教育学理论、二语习得与教学理论及翻译过程研究等。作者梳理了从早期的教学案例描述到近年来基于认知科学和翻译过程的研究历程,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应聚焦多样化学生群体的需求,开展更多口笔译测试、认证和标准的研究。

⑨权力和冲突:口笔译中的权力包括个人权力(如对口笔译的语言专业人员、中介和客户的选择)和机构权力(如对与口笔译相关的政府语言、审查政策等的选择)。口笔译中的冲突指不同利益方在需求上存在冲突,其理论基础是权力“三维模型”、权力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以及冲突理论。重点研究有Tymoczko & Gentzler(2002)的《翻译与权力》和Mona Baker(2006)的《翻译与冲突》等。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应对冲突情境的译员教育、口笔译中冲突的隐喻概念等。

⑩职业、身份和地位:口笔译的社会学视角使翻译研究中的身份和地位问题得到关注,相关研究涉及口笔译译员职业群体的社会构成、身份抗争和职业认同感。身份和职业的社会学研究及理论模型是其理论来源。重点研究有Sela-Sheffy & Shlesinger(2011)的《翻译职业中的身份和地位》等。作者建议今后可从社会语言学、社会文化学等视角开展跨学科研究。

k读者反应和接受理论:这部分探讨指出,翻译研究中真实的读者而非假定的读者逐渐受到重视。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文化研究以及书籍史研究等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作者回顾了从“动态对等”到读者与译者/作者互动关系的研究历程,列举了Chan(2010)、O’Neill(2005)所做的一些重点研究,提议今后可进一步探索读者的主体性,关注全球化时代中的新型读者群。

第三部分(12-24章)为口笔译研究“方法论”,详细介绍了13种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口笔译研究方法。

①行动研究:该方法来源于教育学,在口笔译研究中的应用相对较新,主要用于口笔译教育。作者重点分析了Napier(2005)、Slatyer(2006)、Hasnen & Shlesinger(2007)等人所做的关于口译课程发展和口译教育的3个行动研究案例,展望了该方法应用于口笔译教育研究的广阔前景。

②文献计量研究:该方法可用于对口笔译手册、课本、字典、期刊等的精确调查,样本案例包括Sajkevic(1992)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图书数据库索引的研究和Gile(2000)对会议口译研究的调查分析等。作者提出未来研究可增加定性数据,并从文献的地理分布、作者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

③案例研究:该方法起源于社会科学,已应用于同声传译中的译员角色、翻译练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等研究。该部分重点回顾了Pöchhacker & Kadriç(1999)和Károly(2014)等人的口笔译案例研究,建议未来可从非规范翻译、混合方法运用以及从不同参与方(如译员、客户、代理商等)视角进行研究和探索。

④对话分析:该方法主要用于分析至少有三方参与的对话口译,如公共服务口译或社区口译。Wadensjö(1998)、Davidson(2002)、Bolden(2000)以及Pasquandrea(2011)等人的样本研究将口译视为一种互动,凸显了译员在其中的协调作用。作者指出,今后可将对话分析与自然语料分析进行结合,并将其应用于职业口译教育和培训。

⑤语料库研究:包括词频、一致性、搭配和注释等主要方法。作者归纳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四大领域和将语料库应用于翻译课堂教学的三大领域,并重点列举了Purritinen(2004)关于翻译腔等的多项研究,建议将来可使用高质量的语言证据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更多关注宏观语篇结构。

⑥批评话语分析:该方法关注意识形态、权力和控制,与翻译的文化转向、社会学转向、性别与翻译、后殖民主义译者主体性等话题密切相关,已应用于新闻翻译、政府间宣言以及公共服务口译等研究中。作者指出,今后可建立明确的研究程序,找到独立的研究证据,通过彻底、透明的论证开展深入研究。

⑦交际民族志研究:该方法主要用于研究社区和组织环境中译员的作用、工作流程和工具使用等。重点案例包括Koskinen(2008)有关欧盟译员实际工作的调查、Asare(2011)对翻译工具的使用分析等。鉴于目前交际民族志研究在口笔译研究中的应用较少,作者建议今后更多使用这种研究方法。

⑧实验研究:该方法源于物理学,之所以将其应用于口笔译研究,一是由于口笔译活动受到语言、语篇等诸多变量的影响,二是因为口笔译的输入参数及环境易于定义和控制。作者阐述了口笔译实验法面临的挑战与局限,分析了应用简单实验法的原因及前景。

⑨交叉历史研究:该方法从历史学科发展而来,关注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互动。目前仅有的两项研究分别为D’Hulst(2012)对该方法核心原则的解释和Reiter(2013)对18世纪哈布斯堡法庭口译员的研究。作者指出,该方法有助于揭示传统口笔译历史研究法所忽视的特征,从跨国视角对口笔译活动进行研究。

⑩访谈与组聚焦:该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理解人类行为的语境,主要围绕译者的工作环境、职业地位、身份与培训研究、机构环境中口译员角色及角色意识等方面的研究展开。样本案例包括Koskinen(2008)对欧盟委员会芬兰语翻译组成员职业身份及角色的研究等。作者提议今后可更多使用小组互动,拓展研究对象类型。

k叙事分析:目前口笔译研究的叙事分析模型由Mona Baker提出,涵盖两大部分:叙事类型和叙事特征。样本案例有Harding(2012)对叙事研究的综述及其对车臣冲突背景下的翻译研究。作者建议未来可关注个人和群体如何依据叙事类型进行定位,以及口笔译译员如何在新的环境中进行叙事重构等。

l观察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口译研究者将口译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互动。他们观察口译员话语的内容和形式,并对译员的行动功能进行描述和分类,使用击键、眼动和屏幕记录法来观察译者的翻译过程。作者指出,今后研究需对观察过程本身进行反思,承认其局限性并使用三角互证。

m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法起源于人口统计学,可应用于口笔译质量评估、译员培训、译员角色及社会地位、翻译策略等研究。典型案例有Li(2000)等对口笔译译员培训的调查研究及PACTE小组(2008)对翻译能力模型的研究等。作者建议未来应注意对调查方法的解释及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学术特色及贡献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一书的学术特色及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首先,该书的研究视角多元,以跨学科借鉴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口笔译研究。该书从社会学、文化学、交际学、人类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视角对口笔译现象进行探讨,系统梳理和归纳出11组理论概念和13种研究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口笔译研究的内涵和路径。例如,该书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主体性与角色”“权力与冲突”“职业、身份与地位”等概念,引入了社会行动理论、行动—网络理论、冲突理论等社会学理论,这为口笔译研究注入了充足的社会学滋养,契合了翻译界学者提出的“口笔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Inghilleri,2005;Wolf & Fukari,2007;Angelelli,2014)。同时,该书从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前沿学科视角探讨了口笔译的“认知过程”,详细介绍了键盘与屏幕记录、眼动追踪法在笔译研究中的应用;从文学视角阐述了多种文学体裁中“口笔译译员的文学呈现”。此外,该书特别借鉴了历史学方法,推出了新颖的跨国口笔译历史描述法——交叉历史研究法,并从人类学视角探讨具体社会情境中译员行为与角色的新方法——交际民族志研究法,反映了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的新视野和新路径。可见,该书展现了比以往论著更全面、更新颖的研究视角,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是跨学科口笔译研究不可多得的参考著作。

其次,在研究内容方面,该书作者将笔译与口译研究共冶一炉,理论与方法相辅相成。该书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既涵盖笔译研究,又囊括了口译(包括口头和手语翻译)研究,既聚焦于口笔译研究相关的理论概念和模型,又关注具体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建构起了口笔译研究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是翻译学界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虽然口译与笔译研究同属于翻译学的两大子学科,但口译研究起步较晚,其发展远落后于笔译研究。近年来,随着口译研究的不断成长,口笔译之间“潜在的合作性”(Gile,2004:23)和“不容忽视的交互启发性”(李德超、唐芳,2012:24)日益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一书及时响应了学界这一需求,将口笔译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两者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平台。例如,“性别与性向”问题虽在笔译研究中备受关注,但在口译研究领域尚不多见,值得口译界学者深入探讨;而“职业压力和工作条件”问题虽在口译研究中较多涉及,仍有待笔译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同时,该书兼顾理论概念与方法指导、纯研究与应用研究。例如,书中探讨了“主体性与角色”概念及相关理论,详细介绍了“对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口笔译“认知过程”概念及相关模型,并讨论了观察研究、实验研究、访谈与组聚焦和调查研究等方法;此外,该书还提出了“历史与编史”概念及理论基础,并对“交叉历史研究”和“叙事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可见,该书不仅促进了口译与笔译研究、理论与实践研究之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合作,还系统地建构起完整的口笔译研究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翻译学学科的发展和完善。

再次,该书研究理念先进,跟进了口笔译研究的三大趋势:后结构主义理论、全球化进程和新技术发展。后结构主义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受该理论的启发和影响,翻译研究者们对翻译研究的传统范式提出了大胆质疑与挑战,引发了一系列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向(王炎强,2020:12),主张译者从原来的“隐形”“中立的语言管道”和“透明的容器”中“显身”(visibility),发挥其“交际助手”“沟通促进者”和“跨文化语言专家”的作用。该理论首先应用于笔译研究,近年来与口译研究的结合日渐紧密。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顺应了这一理论趋势,提倡“将翻译活动置于真实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强调口笔译是高度动态和社会建构的行为,译员是行动主体、文化的传递者和意义的共建者”(Angelelli & Baer,2016)。该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译者主体性和角色、身份和地位构建,范围还扩大到译者个体内部和超个体的翻译行为、译者性别对翻译过程和策略的影响、口笔译伦理以及翻译中的权力关系和冲突等。同时,该书还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进程对高质量口笔译译员的需求,深入探讨了口笔译教学、职业化翻译培训与教育以及口笔译译员的职业发展。此外,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使众包、机辅翻译以及译后编辑、远程口译等成为翻译研究的新对象,促进了已有翻译研究方法(如语料库研究法)的拓展和新兴研究工具(如眼动仪等)的使用。因此,该书的出版为口笔译研究提供了更前沿的研究理念和范式,对深入开展口笔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最后,研究思路缜密,庞而不杂、系统清晰地呈现了当今口笔译研究的成果,并为口笔译研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应用的研究思路,全书架构清晰合理,令读者一目了然。如在“权力与冲突”一章中,作者在陈述理论概念时首先分析了口笔译中权力与冲突的表现,然后追溯相关理论模型,如权力“三维模型”、权力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以及冲突理论等,并结合典型研究案例,清楚地展现了理论的发展脉络。同时,无论在理论概念还是研究方法部分,书中均包括对研究趋势的预测和未来方向的展望,颇具前瞻性。例如,在“双语和多语”一章中,作者指出,已有研究主要基于单一的学科视角——如语言学——开展双/多语和口笔译研究,建议今后可结合认知和社会学视角进行跨学科研究,并关注英语作为二语或外语对口译表现的影响等具体问题。在“文献计量研究”一章中,作者指出,未来可基于文献图谱对研究的地理分布、作者的性别差异等进行探讨,并从研究的地理和主题角度分析口笔译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该书为研究者描绘了一幅口笔译研究的发展蓝图,有助于读者找到合适的研究切入点,提升研究的效果和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一书云集了世界范围内的口笔译研究专家和学者,并特别注重发挥众家之长,力图使编者的研究优势得以淋漓体现。该书还充分考虑到近年来欧美以外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口笔译研究的蓬勃发展及其学者在国际翻译界与日俱增的影响力,邀请香港岭南大学的陈德鸿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孙三军教授分别编写了“读者反应和接受理论”和“调查研究法”这两个章节,使得该书编者队伍更加国际化。

三、局限与不足

尽管该书特色鲜明、学术价值卓著,笔者认为仍存在几处不足:

其一,书中某些章节理论抽象,令读者难以准确理解。作者广泛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开展口笔译研究,涉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模型,如“主体性和角色”一章从社会学视角将行动—网络理论、角色理论、惯习概念等引入翻译主体性和角色研究,若读者缺乏相应的社会学背景,将难以准确理解这些理论和概念。

其二,部分研究方法缺乏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书中虽然介绍了13种研究方法,但对某些研究方法和技巧,如交际民族志研究的具体方法、交叉历史研究的步骤及技巧等缺乏详细的介绍和例证,读者难以将这些方法有效地运用到实证研究中,使得该书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性有所削弱。

其三,对口笔译研究路径的归纳整理有疏漏之处。该书系统梳理了11组跨学科理论概念构成的口笔译路线图,但并未涵盖“口笔译质量与评估”。事实上,近年来“翻译质量评估问题逐步引起学者的关注,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李菁、王烟朦,2015:63)。虽然书中零星提及口笔译测试、标准和认证的相关研究,但并未将“口笔译质量与评估”单独作为一章进行论述,实为该书内容上的一个缺失。

结语

总而言之,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一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作者站在国际口笔译研究的学术前沿,透过跨学科的多元视角描绘了口笔译研究的宏图,并展望了口笔译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国际翻译界一部系统、庞大的口笔译研究综合性著作,该书对丰富和完善口笔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和推动翻译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对广大口笔译研究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责任编辑:栗娜)

参考文献

Angelelli C V. The Sociological Turn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4.

[本文引用: 1]

Angelelli C V & Baer B J.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 London: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6.

[本文引用: 1]

Gile D.

Translation research versus interpreting research:Kinship,differences and prospects for partnership

[C]// Schäfner C. 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Interpreting Research:Traditions,Gaps and Synergies.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004:10-34.

[本文引用: 1]

Inghilleri M.

The sociology of Bourdieu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bject’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J]. The Translator, 2005, 11(2):125-145.

DOI:10.1080/13556509.2005.10799195      URL     [本文引用: 1]

Wolf M & Fukari A. 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7.

[本文引用: 1]

李德超, 唐芳 .道不同,

亦相与谋——西方翻译研究范式与口译研究范式流变之比较

[J]. 中国翻译, 2012, 33(3):20-25.

[本文引用: 1]

李菁, 王烟朦.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新里程——《翻译质量评估:过去和现在》评述

[J]. 中国翻译, 2015, 36(4):63-65.

[本文引用: 1]

王炎强.

口译社会学研究:回顾与评述

[J]. 上海翻译, 2020(4):12-17,94.

[本文引用: 1]

版权所有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邮编:100024
电话:010-65778734 传真:010-65778734 邮箱:flexuebao@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