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1(1): 81-91 doi: 10.12002/j.bisu.195

翻译研究

基于翻译实践的科幻小说中的回译研究

李广荣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On the Back-translation Embedd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Fiction

LI Guangro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China

收稿日期: 2017-03-30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2-15

基金资助: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翻译变通的认知语用研究”(2014SJB764)
扬州大学人文社科科研基金项目

Received: 2017-03-30   Online: 2019-02-1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广荣,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电子邮箱:liguangrong66@aliyun.com

摘要

《高城堡里的人》翻译的难点之一就是对文中《易经》内容的回译。这些内容既体现东方文化,又引导情节发展,因此至关重要。回译是翻译研究中的特殊话题,其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和功能都和普通翻译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复原是回译的最好方法。本文根据翻译菲利普·迪克的科幻代表作《高城堡里的人》的实践,在充分例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回译的方法应该由被翻译文本的文本类型、回译的对象和读者的认知能力来决定。本次实践的回译分为两类:一类是术语的翻译,另一类是爻辞和卦辞的翻译。案例分析说明,科幻小说中典籍术语的翻译可以采用复原的方法,爻辞和卦辞的翻译可以采用意译加注脚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得译文成为意义连贯、可读性较强的文本。

关键词: 回译 ; 科幻小说 ; 《易经》 ; 小说翻译 ; 文学翻译

Abstract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is the back translation of quotations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On the one hand, these quotations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 in the novel; on the other hand, they feature oriental culture. Therefore, their transl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ovel as a whole. Back-translation is a special topic in translation studies, whose principles, methods and func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general translation. It is generally held by many translation scholars that restoring the original content is the best way for back-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the use of back-transl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type of the text to be translated, the target content to be back-translated and the target reader. In this paper, the back translation is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One is the translation of special terms, and the other is the translation of horizontal lines and hexagrams. The analysis of the examples shows that the back-translation embedd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fiction can be done by means of liberal translation and restoration plus footnotes. In this way, the translated text can be more coherent and readable than it is done otherwise.

Keywords: back-translation ; science fiction ; Book of Change ; fiction translation ; literature translation

PDF (1423KB) 摘要页面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引用本文

李广荣. 基于翻译实践的科幻小说中的回译研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1(1): 81-91. DOI:10.12002/j.bisu.195

LI Guangrong. On the Back-translation Embedd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Fiction.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19, 41(1): 81-91. DOI:10.12002/j.bisu.195

一、翻译任务和研究问题

2013年,笔者受译林出版社委托重译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的科幻代表作《高城堡里的人》。这部小说曾获得1963年美国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受到中国科幻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这是一部架空历史的经典之作,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如何用东方智慧拯救岌岌可危的西方文明。在这部小说中,《易经》就是这种智慧的代表,许多《易经》占卜的内容成为这部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和主线。因此,如何翻译这部分内容是正确理解这部小说的关键,也是揭示小说主题的关键。但《易经》的内容深奥难懂,即便看中文也不易理解,更何况要将英文《易经》的内容回译为中文,这无疑是对译者极大的挑战。为译好这部分内容,在翻译之前译者要解决以下几个理论问题:(1)科幻小说翻译的原则和方法;(2)回译要遵循哪些原则?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3)科幻小说中的回译有哪些特殊性? 如何根据其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原则和方法?

二、译前准备

1. 科幻小说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文本类型是决定翻译原则和方法的主要依据。(Nord,2006:37~38)《高城堡里的人》是科幻小说,从文本类型学的理论来看,科幻小说属于科普文本。科普著作有四大特点: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郭建中,2010:257)。根据这些特点,郭建中(2010)提出了科普翻译的三个标准:(1)忠于原意;(2)文从字顺;(3)通俗易懂。

2. 回译的原则和方法

回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有其独特的功能,因而备受学界关注。回译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对广义回译的不同定义体现了研究者对成品和过程等方面的不同关注,例如,方梦之(2011:97)把广义的回译定义为“把译写成另外一种文字的内容再转译成原文的表达”,这个定义强调经过回译的成品(product);而沙特尔沃思和科维则强调回译的过程,认为他们,“back-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a text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a given language is retranslated into SL”(“回译是一个将被翻译为某种语言的文本再重新译回源语的过程”)(Shuttleworth & Cowie,2004:14);也有学者将广义的回译称之为“无根回译”(王宏印、江慧敏,2012:65)。狭义的回译是回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学者称之为“归化”(naturalization),即将原文中出现的译语文化概念用译语的表达方式还原出来(周晶、何元建,2010:58)。王宏印、江慧敏(2012)称之为“原文复现”。当然,复原不仅是复原译语文化概念,还要一复原译语的经典文本。贺显斌(2002:45)区分了三种不同功能的回译。本文所指的回译是狭义的回译。除了回译的定义和功能以外,学者们还探讨了回译的方法和原则。王宪明(1994:47)认为:“翻译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信’,即忠实于原作者,而最‘信’的译文莫过于原作者自己的语言,换言之,对经典性引文作者的最大忠实,就是不辞劳苦,查阅有关文献,找出这(些)段引文,这才是对引文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也是对作者负责”。思果(2000:119)提出了同样的看法:“本来是外文,不管多难,都可以译成中文;独有原来是中文的外文译文,任何高手也译不出来;意思可以对,却不是原文,任何人手上有原文,都可以拿出来指责你。”因此,据现有文献,一般认为还原原文是回译的最佳策略。那么,这种翻译策略是否适用所有的文本类型?这是在翻译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3. 翻译实践中拟定的回译原则和方法

《高城堡里的人》是科普文本,应该遵循科普文本的一般原则,而需要回译的部分是镶嵌在主体文本内的次生文本,即《易经》的内容。根据文本类型学的观点,《易经》属于哲学经典,是权威性陈述(Newmark,2001:39),其功能是为了表达(expressive function)。翻译这类文本通常采用语义翻译法,即尽量照顾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措辞,以便在译文中准确反映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依照上述分析,《高城堡里的人》是一种杂合文本,存在两种不完全相融的文本类型,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即在翻译小说主体内容的时候,用交际翻译法,以便实现通俗易懂、文从字顺的目标;在翻译《易经》内容的时候,应采用复原的方法,将原文中引用的《易经》内容还原为中文。但《易经》词约义丰、隐晦难懂,翻译时照搬中文内容,势必会增加读者的认知消耗,打断读者的阅读过程,干扰读者的阅读兴趣,难以取得最佳语境效果,因而失去了科普文本“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根据文学翻译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冯全功,2016:61),从总体效果考虑,本次翻译中的回译部分采取了不同以往的方法。在回译术语时,采用复原的方法;在回译爻辞、卦辞时,用通俗文字翻译,力求译文文脉流畅,而在脚注中再将这部分内容还原为《易经》原来的内容,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查阅。

4. 平行文本的运用

《易经》作为文化经典,自成体系,有一套专门术语和表达方式。而这些术语和表达方式在英语原文中是用普通语言表达的,在英语词典中找不到《易经》中对应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因此如果对《易经》内容没有基本的了解,而是按照原文硬译,那么就可能谬以千里、贻笑大方。译者不可能无所不知,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能求助于平行文本。“平行文本是相同情景中产生的两个语言上彼此独立的文本。翻译研究和词典学中用平行文本评估不同语言如何表达同一事实材料。”(Snell-Hornby,2001:86)在语料翻译研究中,平行文本既指A语中的原创文本,又指B语中的对应译文。本次翻译采用傅佩荣撰写的《易经入门》作为原创平行文本,汪榕培等英译的《易经》作为译文平行文本。笔者翻译前先阅读了《易经入门》,了解了其中的术语和表述方式;在翻译过程中,也多次参考和查阅了这两个平行文本。

三、案例分析

本文的案例分析分为术语翻译和爻辞、卦辞翻译。在进行分析时,笔者引用了漓江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城堡里的男人》中《易经》部分内容的翻译作为对比,目的是探讨如果没有平行文本的帮助译者可能犯的错误以及如何借助平行文本纠正这些错误。

1. 专门术语的翻译

术语是某个专业的专门用语,是一个学科的基石,离开这个基石,整个学科体系便难以为继。术语与一般词汇不同,它表示单一的概念,具有意义唯一性的特点。《易经》中有一些专门术语是无法用一般词汇代替的。回译《高城堡里的人》中这部分内容,常给译者带来麻烦。

例(1)The hexagram. His heart dropped. Forty-four. Kou. Coming to meet. (Dick,1965:19(① 下文选自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的英文原文均只标页码。)

原文中有两个术语:hexagram和 Forty-four. Kou。漓江出版社版《城堡里的男人》的译者可能对《易经》的基本内容不了解,没有意识到这两个词是专门术语,将其作为普通名词翻译。其译文如下:

这个六线形,他的心往下一沉,四十四。呔!来瞧瞧。(徐崇亮、王正琪,2001:11

这个译文不但背离了原文的意思,而且让译文读者不知所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汪榕培先生等英译的《易经》,发现“卦”字的英文对应词是“hexagram”,因此可以断定这句中的“hexagram”应该译为“卦”,“forty-four”也不是一个普通数字,否则就毫无意义。“forty-four”后面的“Kou”在词典中找不到合适的释义。笔者将“forty-four”和“Kou”连在一起,推测这是个卦象,于是查阅英译《易经》,发现“垢卦第四十四”的英文译文为“The Gou Hexagram”。虽然“Gou”和“Kou”相差一个字母,但考虑汉语拼音和英语译音的差异,可以断定这是同一个词。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将这句原文译为:

他的心一沉,是第四十四卦——垢卦,意思是来相会。(李广荣,2013:12

例(2)He had no lines to read, no nines or sixes;it was static. So he was through.

It didn’t move into a second hexagram.(19)

漓江版《城堡里的男人》将这句译为:

他没有什么可念的,九行或者六行都没有。它是不变的,所以他已完事。它不会进入第二欧蓍草。(徐崇亮、王正琪,2001:10

第一个“lines”省略未译,于是译文“他没有什么可念的”让读者摸不着头脑,不知何意。“nines or sixes”译为“九行或者六行”更是莫名其妙,根本原因是译者没意识到“lines”和“nines or sixes”不是普通名词,而是《易经》中的专有名词。笔者查阅《易经入门》,发现“九”代表“阳爻”,“六”代表“阴爻”。《易经入门》还写道:“所谓占验之辞,是指某一问题的答案在于某一句卦辞,或者某一句爻辞。”(傅佩荣,2011:1)。据此推断,这里的“lines”是“爻辞”的意思。“static”是一个准专有名词,《易经》中,卦分为“动卦”和“静卦”,因此“static”应该是“静卦”的意思。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将这句译为:

他没有爻辞可读,因为没有“阳爻”或者“阴爻”。这是个静卦,这卦象没有进入到第二个卦象,他的问卜到此为止。(李广荣,2013:11

例(3)Now the six at the top,my one moving line. He turned the page. What was the text?(53)

这句原文虽短,却包含了四个专门术语:“the six”“the top”“moving line”和“the text”。如果不了解这几个术语,又不参考研究平行文本,译文势必令读者不知所云。请看漓江版《城堡里的男人》的译文:

在顶上是“六”,我的运动线。他翻过一页,上面是些什么文字?(徐崇亮、王正琪,2001:41

这个译文几乎和《易经》毫无联系,严重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易经入门》中这样写道:“以坤卦为例,由下而上读成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六代表阴爻。”(傅佩荣,2011:7)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the six”是“阴爻”,“the top”指爻的位置,两个术语合在一起意思是“上六爻”。该书还写道:“每一卦有一句卦辞,说明次卦的占验;并且,每一爻有一句爻辞,说明此爻的处境与后果”(傅佩荣,2011:4)。所以,“moving line”指“变爻”,“the text”指“爻辞”。根据平行文本所得的信息,笔者将这句译为:

上六,这是我的变爻。他翻过一页,爻辞是什么?(李广荣,2013:47

例(4)He wrote the question down on the tablet,then began whipping the yarrow stalks from hand to hand until he had the first line. An eight. Half the Sixty-four hexagrams eliminated already. He divided the stalks and obtained the second line. Soon,being so expert,he had all six lines,the hexagram lay before him,and he didn’t need to identify it by the chart. He could recognize it as Hexagram Fifteen. Ch’ien. Modesty. (18)

要准确翻译这段文字,必须了解其中涉及的专门术语。“yarrow stalks”作为普通名词,意思是“欧蓍草根茎”。但在《易经》中,它是用来占卜的工具。《易经入门》中写道:“按照标准的占法,需要五十根蓍草(今日称为筹策)。依照一定程序,在二十分钟内得出六个数字,由此形成一个六爻卦”(傅佩荣,2011:4)。在前面的例子中已经提到,“line”在《易经》中意思是“爻”或者“爻辞”。《易经入门》介绍,“以乾卦为例,六爻皆阳。在读法上,由下而上要念成‘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二,三,四,五,上’代表位置”(傅佩荣,2011:7)。因此“the first line”应该是“初爻”的意思。“chart”作为普通名词,意思是“图表”,但在《易经》中指“卦图”。根据汪榕培英译《易经》的提示,“Hexagram Fifteen. Ch’ien. Modesty.”意思是“谦卦第十五”。漓江版《城堡里的男人》的译者将这句译为:

他把问题记在便签上,然后开始轮换地抽打欧蓍草的根茎,直到有了第一行。一个八。六十四个六线形的一半已经过去了。他是如此老道,不一会六行就都有了,那个六线形已经呈现在他的面前,而他不需要靠图表来验证它。他可以认出它是六线形十五。很中肯。(徐崇亮、王正琪,2001:10

显而易见,这段译文中涉及《易经》术语的意思全部表达错了,没能做到翻译的第一原则“忠实”,因而译文读者不能理解这段译文的意思。笔者根据平行文本的提示,将这句译为:

他把问题写在便签上,然后将蓍草从一只手抽到另一只手,反复数次,直到得到第一爻——初爻。是个“八”。六十四卦中的一半就被否决了。然后他按照同样的步骤得到了第二爻。他对这一套流程已经非常熟悉了。一会儿工夫,六爻都有了。卦象呈现在他面前。不看卦图他就知道,这是谦卦第十五。要谦逊。(李广荣,2013:11

例(5)The bottom line was a seven,and so was the second and then the third line. The bottom trigram is Ch’ien,he realized. That sounded good;Ch’ien was the creative. Then line four,an eight. Yin. And line Five,also eight,a Yin line. Good lord,he thought excitedly;one more Yin line and I’ve got Hexagram Eleven,T’ai, Peace.(53)

如果不能识别这段文字中包含的专业术语,也就不可能有回译的意识,产生的译文就无法表达原文的内容:

底线表示为七,第二、三线也是七。他知道“乾”意味着创造性。接着是线四,一个八,阴。线五也是八,同样是阴。上帝啊,他觉得很兴奋。再来一个阴线,我即可得到六线形十一,“肽”既“太平”。(徐崇亮、王正琪,2001:43

翻译这段文字的关键是要知道卦象中爻线的读法。卦象中的爻线应自上而下念,分别是“初,二,三,四,五,上”,表示爻的位置;爻分阴阳。译者除了要了解卦象的名称外,还要知道卦分上下或者内外,如《易经入门》中所示:“由于六爻卦是由两个三爻卦所组成,所以有下卦(内卦)与上卦(外卦)之分”(傅佩荣,2011:8)。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参考平行文本是翻译类似文本最有效的办法。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将这段文字译为:

初爻是“七”,二爻也是“七”。他知道下卦是乾卦。那是个吉卦。乾卦预示创造。第四爻是“八”,是阴爻。五爻是“八”,也是阴爻。天哪,他兴奋地想,如果六爻也是阴爻,那整个卦象就是泰卦第十一,预示和平。(李广荣,2013:46~47

2. 爻辞和卦辞的翻译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源”,而爻辞和卦辞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卦象之后,需要解卦,爻辞和卦辞就是解卦的依据。在这部小说中,爻辞和卦辞引导小说情节的发展,同时暗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易经》既为“群经之首”,博大精深,不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是很难读懂和理解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其文字是上古文字,与今天的现代汉语截然不同,普通读者看不懂;另一方面,其包含的意蕴深奥玄妙。如果将《高城堡里的人》这部分内容回译为《易经》原文,势必会给今天的读者带来阅读障碍,打断阅读过程,降低阅读兴趣,同时也会造成译文文体的不协调。科幻小说属于科普文体类型,文体特征是通俗流畅,而《易经》的文体特征是典雅庄重,两种文体在同一文本中难以相融。读者如果阅读这样一种混杂文体,必然需要耗费许多认知努力来加工处理文中出现的《易经》部分的疑难之处,而语境效果也没有得到增加,这就违反了交际中的“最佳关联原则”。而且在英语原文中,《易经》部分的内容也是用通俗文字表述的。因此,为保证阅读过程不中断,本着文本内连贯和文本间连贯(Snell-Hornby,2006:110)的原则,笔者在翻译《易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先用通俗的现代汉语意译,然后在脚注里加上这部分《易经》原来的文字,以便于有兴趣的读者了解《易经》原来的内容,尽可能照顾到了绝大多数读者的需要。

例(5)Opening the book,he read the judgment.

Peace. The small departs,

The great approaches.

Good fortune. Success. (47)

根据以上两个原则,首先用意译的方法译出这段文字:“和平。小的离去,大的到来。好运。成功。”然后再在脚注里将卦辞的内容回译为《易经》原文:“泰。小往大来,吉亨。”(李广荣,2013:53)同样的方法和原则也用于其他同样情形的翻译。

例(7)Quickly,she turned to Hexagram Forty-three. The judgment.

One must resolutely make the matter known.

At the court of the king.

It must be announced truthfully. Danger.

It is necessary to notify one’s own city.

It does not further one to resort to arms.

It furthers one to undertake something. (210)

如果直接将这个卦辞还原为:“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既戎,利有攸往”,必然会中断读者的阅读过程,因为多数读者不理解这段卦辞的含义,而这段卦辞提示情节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女主人公在途中发现了德国特工要去高城堡刺杀那里的男主人,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占卜得出这个卦辞,预示女主人公将采取怎样的行动。如果此处难以理解,其对阅读效果的影响可想而知。笔者按照既定的翻译原则,首先将这段文字译为通俗流畅的汉语:

她迅速翻到夬卦第四十三。卦辞如下:

须断然将这消息告诉给王庭,

如实禀报风险。也要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城邦,

诉诸武力无济于事,

采取其他措施才是正道。(李广荣,2013:215

然后在脚注里将卦辞部分回译为:“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既戎,利有攸往”。

例(8)和前面两个例子稍有不同。

例(8)I must go there,she realized,even if Joe comes after me. She devoured the last moving line,nine at the top:

He brings increase to no one.

Indeed,someone even strikes him.

He does not keep his heart constantly steady.

Misfortune.(209)

这段文字既涉及术语,又涉及爻辞,翻译时应根据制定的原则,采用不同的方法,术语仍用回译的方法,爻辞则用意译加注脚的方法:“moving line”是个重要概念,在《易经》中指“变爻”,卦象中有了变爻,就可以演变为其他卦象;“nine at the top”在《易经》中是指“九爻”;“爻辞”先意译,后加脚注。译文如下:

我必须到阿本德森家去,即便乔随后跟来。她贪婪地读着最后的变爻爻辞——上九爻爻辞:

他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好处。

其实,甚至有人会袭击他。

他心神不宁。

厄运。(李广荣,2013:215

然后在脚注中加上《易经》原文:“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在原文中,《易经》的内容一方面预测人物命运和事态前景,另一方面引导情节的发展。如果强行采用复原的方法,就会削弱其功能和作用。

例(8)Now six in the third. Reading,she became dizzy;

One is enriched through unfortunate events.

No blame,if you are sincere

And walk in the middle,

And report with a seal to the prince.(209)

这句《易经》原文既总结了前文女主人公的经历,也指引她现在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如果在正文中复原这句《易经》的原文“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则下文中女主人公对这个卦辞的解释就无法进行,切断了原文的连贯性。因此从文本的连贯性和阅读的连贯性出发,笔者将这句卦辞译为:

再看六三爻,看着看着,她感到头晕目眩。

人因灾难而丰富。

心诚则无过。

行中庸之道,

携玉玺见殿下。(李广荣,2013:214

而后将《易经》的原文放在脚注中作参考。因为原文的下文是女主人公对这个卦辞的破译,“The prince...it meant Abendsen. The seal,the new copy of his book. Unfortunate events - the oracle knew what had happened to her.”(“殿下”指的是阿本德森,“玉玺”指的是一本新的《蝗虫成灾》,“灾难”——神谕知道她身上发生过的一切。见李广荣,2013:214)只有通过意译的方法才能让译文连贯。

结语

笔者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经典引文的翻译(包括经典概念和经典段落的翻译)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而言,在科幻小说翻译中,应该在科幻小说这一文本类型翻译的总体原则下,根据具体的翻译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如果是术语的翻译,可以采用回译的方法;如果是晦涩难懂的段落,可以采用意译加脚注的方法。在回译的过程中,译者可能受到知识结构的限制,无法识别回译的对象,也就无法还原其内容,这时译者应借助平行文本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难题,因此需要译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Dick P .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M].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65.

[本文引用: 1]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Shuttleworth M & Cowie M. .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本文引用: 1]

Snell-Hornby M.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Snell-Hornby M.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本文引用: 1]

方梦之 . 中国译学大辞典[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97.

[本文引用: 1]

冯全功 .

文学翻译中的整体细译与整体细评——从霍译《红楼梦》分卷标题的汉译谈起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38(6):60~ 70.

[本文引用: 1]

菲立普·狄克 . 城堡里的男人[M]. 徐崇亮, 王正琪译.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01.

[本文引用: 5]

菲利普·迪克 . 高城堡里的人[M]. 李广荣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3.

[本文引用: 10]

傅佩荣 . 易经入门: 占卦解卦[M].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本文引用: 4]

郭建中 . 翻译: 理论、实践与教学──郭建中翻译研究论文选[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本文引用: 2]

贺显斌 .

回译的类型、特点与运用方法

[J]. 中国科技翻译, 2002,15(4):45~ 47,54.

[本文引用: 1]

思果 . 翻译研究[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本文引用: 1]

王宏印, 江慧敏 .

京华旧事, 译坛烟云──Moment in Peking的异语创作与无根回译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2):65~ 69.

[本文引用: 2]

王宪明 .

返朴归真最是信──由几处经典引文回译所想到的

[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4):72~ 76.

[本文引用: 1]

周晶, 何元建 .

归化作为一种翻译策略的运用及其认知基础

[J]. 中国翻译, 2010(6):58~ 63.

[本文引用: 1]

版权所有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邮编:100024
电话:010-65778734 传真:010-65778734 邮箱:flexuebao@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