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公告

我刊举办新时代语境下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研讨会

      为推动新时代语境下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并加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建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于2018年10月13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文楼求是厅举办了“新时代语境下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数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报执行副主编周长银教授主持


嘉宾发言

      此次文学研讨会的一个主题是在新时代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社科院外文所陆建德教授作了题为“略谈外国文学对繁荣中国文学的意义”的发言,他认为,做外国文学研究“千万不能气短”,即使是传统文化也是开放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应当“继续保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以促进文明之间的互动。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对此进行了阐释,他在题为“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比较意识与跨界视野”的发言中指出,当前外国文学经典研究中存在低端、重复、照搬、跟风或对西方研究机械模仿等诸多弊端,缺少比较意识和跨界视野,当下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需要以本民族文学文化为参照,走出狭隘的文学怪圈,借鉴哲学等相关学科的宏阔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和学术自省。北京外国语大学郭棲庆教授在“对外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中指出,当前外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缺乏“进得去、出得来”的两种视角,缺乏历史和现代两种意识,缺乏对理论和文本研究两种关系的认识,缺乏对后现代作家和作品本质的认识和某些研究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新时代语境下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

研讨会现场

      会议的另一议题是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研究。北京大学刘树森教授做了题为“《草叶集》与美国价值观的建构”的发言,认为惠特曼及其《草叶集》之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文学魅力与思想内涵,关键在于这位美国诗人在创作《草叶集》的漫长历程中以建构美国国家与民众的价值观为核心思想基础与创作宗旨,并实现了诗歌形式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建波教授的发言“福斯特小说中的社会转型期兼谈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的应用意义”揭示了福斯特的小说驱动社会转型的一种深层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清华大学生安锋教授则以“美国印第安文学中的世界主义理想”为题阐释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变革教授则以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阐释了神圣秩序的展开以及作家话语体系的构建方式,李素杰教授则以《五号屠场》为例,通过深入挖掘作品中动物意象的主题蕴含,展示动物研究的主要议题和方法,指出其在阐释主题、发现文学舞台上长期失语的动物角色的主体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而阐释了生态批评的价值。


研讨会人员集体合影

发布日期:2018-10-17 浏览: 2043